第43章(第3/4頁)

“我兒真是了不得,整個直隸省第十九名!咱唐家多少年沒出過這麽好的名次,義山給爹娘長臉了。”

唐厚孜卻有點渾渾噩噩的,他站在爹和母親面前,把雙親啰啰嗦嗦的問話全應答完了,這才尋了個椅子坐下,神情恍惚。

“義山怎麽啦,怎麽不高興,是不是累著啦?”

全家人都望過去。

唐厚孜有點沮喪,理了理思緒,才開口:“前兒傍晚,聽到家裏的人報的信,我一聽自己考了三十六名,還覺得沾沾自喜——可今日我在那口問場上,才知什麽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怎的?你仔細與爹說說。”唐老爺忙問。

唐厚孜茫然道:“有一位五十多歲的老先生,頭發烏黑,精神瞿爍。他二十年間走遍中原,行過波斯、天竺、大食、倭國,連打著仗的蒙古都去過。”

唐老爺驚道:“真是奇人。”

“還有一個壯漢,身材有兩個我那麽粗,壯如鐵塔,他說自己以前是個屠戶,十年前他還鬥大的字不識一個,散盡家財去念書,今年也考上了。”

唐老爺又笑道:“何止是屠戶,鄉戶人家也有不少窮孩子,靠發奮讀書考上了舉人呐。”

“這都不是叫我難過的。”唐厚孜搖搖頭,他白凈的臉上,眉眼都耷拉下來,接著道。

“最厲害的是一位跟我同歲的小公子,比我個頭還要矮一點,他是天津府來趕考的,經義試策中,他評到了八十名開外。上午口問時,他和我分到了同一場,他那口才,簡直是我這麽多年所見人裏之最,比所有教過我的先生都厲害。”

唐老爺聽進去了:“是怎麽個厲害法?”

唐厚孜道:“才思敏捷,信手拈來的全是精妙絕倫的句子,但卻不拘泥於經典,全是他自己的所悟所得。考官問的普普通通一個軍防兵甲題,他竟能從西北邊防、中原關隘,一路講到江南海事,越講越深。”

“爹,您知道麽,他說到後邊,我竟聽不懂他說的是什麽……”

“這……”唐老爺已經接不上話了。

全家人都聽得愣神,誰也沒注意到唐荼荼的表情慢慢變了。

仿佛一道靈犀劈過腦海,唐荼荼的心怦怦跳了起來,越跳越快——通曉邊防、關隘、海事的奇才?還跟自己同歲?

唐厚孜喃喃道:“滿屋坐著的十多位老先生,全都鴉雀無聲,眉頭深鎖,聽著那小公子一人講。後來,翰林一位高官,還有國子祭酒大人,竟與那位小公子當場辯答起來,一連問了他七八個問題,每一問他都答得精彩。就連一旁抄寫的兩位錄官,都聽愣住了,無一人落筆,事後他們才把那位小公子留下,讓他重新答一遍,好謄錄下來呈到宮裏去。”

唐厚孜雙目失神:“……真是好厲害啊。爹,那小公子跟我年歲一樣大,閱歷學識,都叫我難以望其項背了。”

唐老爺聽了這事兒,雖然也驚也奇,卻更怕兒子鉆了牛角尖,學心不穩,連忙慢聲細語地安撫他。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越是知道自己不足,越該多讀書,多見世面。義山啊,你們夫子常說的學而無涯,不也是這個意思麽?”

唐厚孜雙眼漸漸聚起神:“爹你說得對,是我想窄了。”

唐老爺點點頭,又笑道:“既然是個少年英傑,趁著他還在京中,我兒看看能不能與他結識。你們小少年能說到一塊去,與這樣博學的人多談談心,於你大有裨益。”

“我知道啦,謝謝爹。”唐厚孜目光堅定起來。

唐夫人這一天臉上就沒停過笑,見天色擦黑了,忙讓廚房呈膳,一桌子大菜擺開,把前院兩位先生也請了來。

當家女主人,事兒又碎又多,唐夫人一整晚絮絮叨叨,安置兒子中舉後的事宜,又忽的想起來:“回頭我還得謝謝你容姨去,她定的那舉子房位子敞亮,咱家多多少少是沾了她的彩頭的。”

唐荼荼勉強回了神:“容家少爺中了嗎?”

“中了的,容家昨兒前晌就放了鞭了,聽說考得比你哥哥差一些,五十名開外了。回頭你們見著了容家,可不要當著人家面兒說。”

唐荼荼點了頭。

雖說容夫人是個不拘小節的,但事關孩子前程,少不得要計較些,不能專門去刺人家耳朵。

唐家人顧不得歇息,第二日,又一大早回老宅告慰祖宗,晌午緊鑼密鼓地請了學院幾位夫子來吃謝師宴。唐老爺陪著夫子們小酌幾杯,一家人正熱鬧著,卻聽外院又來了人。

“什麽人?”

前院來報信的仆役瞠著眼睛,小聲叫道:“是個穿紫衣蟒袍的大公公。”

紫衣近紅,是公公中的第二品,放宮裏,起碼是各宮殿管事的級別。不知人家來由,唐老爺出了半身冷汗,忙帶著全家出去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