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第2/2頁)

小腿骨一疼,她極短促地嘶了聲,感受著珠珠腳趾的形狀,這一腳踢得實實在在。

——這小屁孩。

唐荼荼往床邊挪了挪,給珠珠留出四仰八叉的地方,閉上眼,開始正念冥想。

圃田澤上的畫舫解繩入了河,船上舞樂響起來的時候,宮墻腳下的興道坊已經是一片寂靜了。

離宮門最近的四座坊,一直是皇子、王侯和天子近臣住地,一為拱衛皇城,二來,位高權重的,全在皇帝眼皮子底下,錦衣衛每天打馬而過,叫道兩旁的人七上八下,惴惴不安。

心裏惶恐,便少走錯路。

二皇子十三歲開府那年,皇上給他指的府邸本是靠西頭的太平坊。

只是太子住在內城東宮,二皇子府若在西頭,一東一西,有分庭抗禮之嫌。為避諱,晏少昰辭絕父皇,自己挑了靠東頭興道坊的一座宅子。

這座宅子,是兩朝太師蕭長楹的舊宅。

幾年前,太師辭官回鄉,連著老妻牌位,帶著子孫四代,闔府回了江南故裏,府裏連一個老仆都沒留下。青年功名在身,壯年負圖之托,輔佐幼主,暮年急流勇退,堪為明臣典範。

晏少昰重開府門,一草一木都沒動,也沒翻新,在這座生機日漸消頹的老宅中,漸漸沉下心來。

皇子府是機要之處,開府置屬後,也是辦公的地,前院後院分得很開,中間高墻矗立,將整個皇子府一劈為二。晏少昰只在前院起居,處理公事也在前院。

他還沒娶妻納妾,府裏伺候的人少,除了從澶州剿匪時救回來的幾個親信、十幾個幕僚來,就只有一群神出鬼沒的影衛了。

各方送進府的美人都在後院養著,非要緊事不能出門,等每回湊夠了十個,就一波銷了奴籍,一人賞二十兩銀子,有家的回家,沒家的自己想法兒謀生去。

於是晏少昰“不近女色”的名聲,還沒他“鐵公雞一毛不拔”的名聲傳得遠。

“年侍衛。”

廿一穿過回廊,廊上一重一重的侍衛都恭恭敬敬問了禮,如草穗見風一樣,逐一低下頭。

廿一應了聲,板著臉穿廊而過。他是殿下身邊的影衛頭子,打小訓出來的,爹娘家譜都不知道,便以排號入名,叫守衛都以為他姓“年”,每天“年侍衛”、“年侍衛”地喊。

他後頭跟著一個影衛,垂首跟在後邊,腳尖輕得無聲,正是派去盯梢唐荼荼的那個。

進了書房,靜悄悄跪下,等著二皇子看完手裏的邸報,才稟道。

“奴才奉您命,將天井一寸一寸查過了,尤其是有新土痕跡的地方,挖地三尺,一寸不敢漏。土裏除了鋤爛的菜根什麽都沒有,那位二小姐什麽都沒往地裏埋。”

“奴才請教過了精於農務的師傅,‘用菜根漚肥’一說屬實。也看過了二小姐攏土挖溝槽,很有講究,並不是在瞎種地。”

晏少昰掀起眼簾:“她力大無窮?”

影衛搖搖頭:“不像,那位二小姐連打井水都吃力,一桶水只能裝一半,晃晃悠悠地提著澆菜,也不讓下人幫她。她今日午後在菜園子裏呆了一個時辰,起身時腰酸腿麻,坐一旁揉捏很久,也不像是習過武的。”

聽著就是個普普通通的、愛作農務的姑娘,只是力氣大了些,癖好怪了點,倒是沒什麽可疑。

晏少昰心忖,揮揮手:“不必再盯了,撤了吧。”

那暗衛卻留著沒走,遲疑道:“只是……”

廿一皺眉:“有話只管講。”

影衛怕耽誤殿下工夫,語速加快:“只是這位二小姐,一得了閑就往她院子裏的一間小屋跑,半個下午都呆在裏邊。那小屋在她臥房東面,無窗,奴才猜想可能是她的私庫,未請主子令,自作主張進去查探過了。”

晏少昰下頷輕擡,示意他繼續說。

“裏邊放了些零碎雜物,鐵皮、硝石、油膏、大大小小的圓木片,還有幾只用舊的手爐,東西不值三兩銀,門卻上鎖鎖著。奴才覺得有異,裏頭的東西一樣一樣查看過,並無異常。”

“只是那屋的墻上掛著幅白絹,半人高,上邊畫了一張古怪的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