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洞庭龍女3(第2/4頁)

安秀:“……”得理當然氣壯,據理力爭怎麽就變成得理不讓人了?不肯吃虧不是應當的嗎,動手教訓占便宜的人也沒錯啊。怎麽在洞庭龍王看來,這就是粗俗好戰、吝嗇刻薄了?

安秀說道:“父王,東海遇上事了就動手,這至少說明了他們有實力有底氣不怕事啊。”

洞庭龍王眉頭皺得更緊,冷笑道:“有實力又如何?又幫不到我們!那時節我們兩家走動還算多呢,他們都不肯幫忙。東海那些龍就是一幫無情無義的。”

安秀一聽,就知道這裏頭還有故事。忙順著洞庭龍王的意也罵了東海幾句,然後引導著他主動說出了曾經的過節。

“千年前,我們的世交涇河老龍王與一位算命術士打賭降雨之事。他為了贏得賭約,違逆了玉帝爺的詔書,就多降了幾滴雨,沒想到招來了殺身之禍。玉帝爺竟要以欺君之罪斬殺了老龍王!”洞庭龍王憤憤不平地說道,“涇河老龍王頓時急了,忙派家人找上了我們,托我們趕去東海求助。東海龍王在玉帝爺面前頗有幾分面子,若是他能替涇河老龍王求情,涇河老龍王的命還是很有可能保住的。”

“可是東海龍王卻裝模作樣地掉了幾滴眼淚後,就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理由拒絕了,非說天命不可違。如此冷血無情,當時我們全族就立了誓,永不忘那日東海見死不救之恨,兩家再也不往來!”

咦,涇河老龍王打賭降雨結果輸了一條命的故事,她聽過啊。不就是《西遊記》裏的某段情節嗎?她當時讀到這處的時候就很是無語,這涇河老龍王是腦子糊塗了吧?為了贏得賭約居然膽敢違抗玉帝詔書?

而現在看來,洞庭龍族的做法更是讓人無語。

涇河老龍王闖下的彌天大禍,又不是你們洞庭老龍王的鍋,你們兩家只是世交,幫忙是情份,不幫忙也沒什麽可指摘的。可是你們,怎麽上心到那個地步啦?

涇河老龍王惜命,想請東海龍王求情救命,那他倒是自己去求啊?或者至少跟著洞庭龍族一起去求啊?有點誠意好不好。就“忙派家人找上了我們,托我們趕去東海求助”?也沒備上厚禮,也沒承諾事後怎麽答謝,就想憑著世交的情份,讓洞庭龍族把事情給搞定了,自己坐享其成,想得可真美啊。

沒錯,洞庭和東海是姻親,關系密切,但是東海跟涇河有什麽關系?八杆子打不著!要是洞庭老龍王出事,東海龍王或許只憑著姻親的交情就願意不顧代價出手相助,可涇河老龍王自尋死路,他為什麽要費時費力費人情地去救?拒絕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嘛。

事後,洞庭龍族竟還因為沒能幫到他們的親親世交,發誓“永不忘東海見死不救之恨,兩家再也不往來”,則是更加可笑了。

“見死不救”之恨?你要恨就去恨玉帝爺呀,是玉帝爺下令斬了你的親親世交涇河老龍王呢。怎麽,不敢?呵。還不是欺軟怕硬,還不是仗著東海厚道才敢這麽做。不敢對玉帝爺心有怨恨,還不敢對姻親東海龍王心有怨恨嗎?

至於“兩家再也不往來”,就更荒唐了。啥邏輯輯?“因為你不肯幫我的朋友,就是不把我當朋友,所以我也不願意再跟你做朋友”的神邏輯嗎?

因為別人的事斷了自己的姻親,他們是不是傻?要斷也是涇河龍族與東海斷,哦不,他們本來就沒有交情,本就不需要斷。

安秀是萬萬沒想到,洞庭和東海的關系竟然是這麽斷絕的。實在是難以置信、匪夷所思。

她正這麽感慨著呢,洞庭龍王捊著長長的龍須笑道:“龍在做,天在看。東海龍王如此無情無義,他的報應很快就來了。他的三太子生性桀驁,嗜武鬥狠,終於栽了大跟頭。東海三太子不知什麽緣故與陳塘關的一個小孩子鬥了起來,沒想到竟被強勢碾壓,打死之後還被剝皮抽筋,丟盡了東海的臉,哈哈。”

“東海發生了如此丟盡臉面之事,我們洞庭自是更不願意跟他們往來的了。”

哦,這個故事她也聽說過。那陳塘關的小孩子不是旁人,正是托塔李天王之子,哪吒啊!

只是,她的印象裏,好像哪吒鬥海的事情應該發生在涇河老龍王被斬之前吧?罷了,不必在意這些細節,傳到後世的神話啦、傳奇啦、小說啦,有所錯漏是很常見的事。

總之,東海三太子輸給哪吒,那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嗎?從天界到凡間到妖界到地府,能打得過哪吒的有幾個?有什麽好丟臉的,就好像你洞庭龍王就能打得過似的。

“三娘,以後東海之事你不必再提。”洞庭龍王下了結論,“我們洞庭與他們東海不是一條路,早就斷絕了關系。你以前不知道也就罷了,如今已經知曉往事,可得注意避著他們,別學了他們身上的壞習性,影響了我洞庭龍女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