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第4/7頁)

“山西到是個好地方,昨兒吃的那個牛肉竟然蒙古那邊的還要好些。要是送到宮裏,指不定多得貴人喜歡呢……”

韓老板不動聲色的套著話,這兩人也是不動聲色的勸韓老板光做醋的買賣有什麽意思。你來我往間,這個韓老板就掉到坑裏了。拿著二人給的五千兩銀票準備幫人收購一批陳醋和山西特產。

這批貨少說也得五千壇陳醋,幾千壇汾酒和竹葉青以及每樣上萬斤的特產,只他們這次就是出來玩的,看到晉交會才想著幾壇陳醋和酒當伴手禮。

說手裏沒那麽多銀子,也想將韓大哥介紹給家裏人認識。若韓大哥願意,不妨先墊付了這批貨,然後親自壓了這批貨跟他們兄弟回京城。

不過人家又說了,無論是酒還是醋都不要一家的,最好是每家兩三百壇,如此既分得出優良,也能不容易出事。

五千兩銀票直接拍在桌上,二人喝到了盡頭上還要跟韓老板義結金蘭。忽悠奉承間,這一頓酒竟直接喝到了下半夜。

翌日,韓老板將這對兄弟請入自家府中做客,隨後便拿著那五千兩銀票出門采購了。

這點銀子明顯不夠,於是韓老板又自掏了腰包墊付了一些。不過這筆貨需要的銀子不少,韓老板也不敢將家底全都砸在這上面,於是這些貨裏有些是全款買的,有些是交了定錢的,有些是靠人情面子賒欠的……

也有人勸韓老板別上當受騙了,可韓老板卻多少有些被人忽悠瘸的架式。加之整個晉交會所有人都賺錢了,只有他賠錢賺吆喝,心裏正憋著一團火呢,哪裏聽得進勸去。

還有些人也是壞的一批,聽說了這事後還對韓老板來了激將法。本就頭腦發熱,被這麽一激,哪還冷靜得下來。

對了,為了不影響晉交會的信譽,湘雲還讓人散布了許多韓老板是在晉交會外面發現的商機,以及是在晉交會結束後撿的漏。

與此同時,晉交會徹底結束,湘雲直接坐在同勝錢莊裏當著許多人的面給這些人簽條子取保證金。

拿回了保證金,又做了不少單生意,山西這邊大大小小的商人都對這次的晉交會滿意的不行,分別與湘雲寒喧了兩句便跟著湘雲離開子同勝錢莊。

湘雲將人再次帶回會場,說了一回她準備在西安再開一次陜交會。時間未定,希望諸位介時也能捧個人場。

有了這次的良好合作,眾人也多少期待下一次,不管是真心還是假意都答應赴約後,湘雲便又以女子身份不便宴請為由,連散夥飯都沒請的就將這些商人送走了。

~

與酒樓這邊結清了帳,湘雲便帶著人回客棧了。

湘雲將師宣叫了過來,先算了一回這批貨的成本,又算了一回租用酒樓的費用,雇傭鏢局的費用等等,最後再算了一回收到的各家入場費,韓老板違約賠償金這兩筆收入。

賠了。

這麽看是賠了,但湘雲心中有數,所以心情很好的對師宣說道:“我還有一批貨,由另一批人護送入陜,那批貨的成本很低,細算下來還是掙錢的。”

是呀,五千壇陳醋,三千壇汾酒和兩千壇竹葉青,以及林林總總將近五萬斤的各樣特產,才只花了五千兩,說是白撿的都不為過嘛。

不過說起這批貨,除了五千兩銀票外,還有一千兩銀子的演出費,五百兩包裝費,但細細算下來,也絕對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湘雲的商隊又多等了兩日,明面上是等最近一個適宜出行的日子,實際上是在等韓家的商隊。

多等的這兩日,湘雲也沒閑著,她見街上有處臨街的二層酒樓往外售,問了一回價錢便買了下來。

之後讓粉刷匠將兩層樓都粉刷兩遍,讓人將早前從會場那裏拆下來的板子做成數個書架靠墻擺在裏面,又花了一大筆錢在書肆裏定了一批書,最後大張其鼓的將這間湘雲自掏腰包弄的公共圖書館捐給了當地。

雲州有書院,湘雲沒親自出面而是讓師宣去書院進行簡單溝通。圖書館面向所有人無償開放,但湘雲希望他們書院安排書生過來值班。

與此同時,湘雲還通過伢行在雲州城外買了一百畝良田捐給雲州城內的養生堂。

哦,地契房契什麽的湘雲都沒捐。簡單的說,他們有使用權卻沒有買賣權。

至於這筆做好事的錢出自哪裏…自然是某位韓姓商人了。

湘雲沒缺過銀子,也從不將銀子看得有多重。雖然那筆韓氏贊助費還沒有入帳,但湘雲已經提前消費了。

←_←

這一日,湘雲帶著人出西城門往西走,韓家的商隊帶著人出東城門往東走。

湘雲這邊全都配的馬車和馬匹,沒叫人跟著馬車用腳丫子趕路,原本速度應該會快一些的,但湘雲卻沒叫人全速前進,過了午時便在最近的小鎮歇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