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第3/7頁)

將山西賣陳醋的都弄到一個會場來,當地的其他特產也都陸續進場,一些外地商人來了這邊,總要貨比三家然後才會挑最質量好,價格最便宜的買。

湘雲靠著異能,監督整個會場,不多時便知道了各家的底價。於是拿著底價坐順風車,到是也買了不少又好又便宜的商品。

這就像買東西討價還價一般,一件進貨一百的東西,賣一千是他,賣五百也是他。

商戶一般都要看人下菜碟,同樣的東西賣湘雲時就高,賣其他商人時就低。但現在湘雲拿到了底價,要麽你以低價賣給湘雲,要麽這單生意就是別人的。

做生意講究的是和氣生財,財源廣進。不賣湘雲事小,她若是將底價傳出去了,那麻煩也不小就是了。不過眨眼間,這些被湘雲盯上的商人都拿出了最大的誠意。

擔心再出現以次充好的事情,湘雲這個主辦方又開通了便民服務。比如說讓自己的夥計拿著提貨單,將所有人的商品都一並提出來,再分給其他買了商品的商人。如此一來,便是有心弄虛作假,也會投鼠忌器不敢擅動了。

在這個過程中,韓老板就很苦逼了。這邊剛談成一筆生意,轉眼就會被人截胡。旁人嘩啦啦的出貨,韓老板卻始終不開張,別提多著急上火了。好不容易出貨了,卻又出現了更可怕的問題。

在運輸的過程中,有夥計‘不小心’打碎了一只陳醋壇子,不想壇子裏的醋落在地上不光顏色極淺,就連醋的味道聞起來也淡得不行。

人家可不像湘雲是個好欺負的,一見這情況就知道上當了。於是立馬將其他的醋壇子都打開瞧了。

這些醋都是用涼水稀釋過的,不光顏色,味道不對,就連口感都叫人反胃。

於是晉交會還沒結束,韓老板就成了眾矢之的。

在湘雲故意將這件事情傳進會場以及各位外地商人的耳中後,都不用湘雲再做什麽,就有的是人冒出頭。除了訂貨的商人要韓老板賠錢賠損失外,本地的商賈有人擔心他壞了晉商的名聲,也有人擔心因他再影響自家的生意。以及慷他人之慨,打壓競爭對手等等原因,事情處理的速度比湘雲想像的還快準狠。

訂貨的商人還沒付尾款,出事後從韓老板要定金,韓老板自是不同意,還一口咬定他的醋沒問題,但奈何他還有保證金押在同勝錢莊呢。

按入會的那份合同,以及這份保證金本就是為了保證貨品質量的,只要鑒定單上有三位晉商簽名,那這份保證金就可以挪動了。定貨的商人到是毫不費力的拿了三分之二的保證金彌補定金損失。剩下的三分之一則歸了湘雲。

是破壞晉交會名聲,商場秩序的賠償金。

這件事情是所有布展商家聯名決定的,並且在質量鑒定書上簽了字,而湘雲呢,她全程都是順應民意罷了。

其實韓老板出的都是好貨,但奈何就遇上了個水系異能者呢。

不動聲色的將上好陳醋弄走,再將涼水送入密封的壇中…不過基操耳。

最叫韓老板哭倒長城的是湘雲竟然將這批她動了手腳的貨悄悄的送給了這次來參會的所有商人。

好貨賴貨一比較,那些商人還能再買韓家的醋?

韓家的陳醋生意算是開紅燈了,想要改變這一現狀,那就只能換個名字,從頭再來了。

就在鬧得不可開交之時,雲州城裏來了一對離家出手的富家子弟。

二人先在雲州最大的那家花樓裏落腳,翌日,也就是晉交會結束的前一日來了會場。

已經焦頭爛額的韓老板因為沒有保證金和失去了信譽被提前禮送出會場,正氣急敗壞呢就見兩個富家子弟搖著扇子走過來,還跟他打聽誰家的醋好?

韓老板原本很不耐煩,但一聽這話立馬就笑了起來。怕二人進會場,便口舌如簧的直接將人帶到了一旁的酒樓各種遊說。

兩人一副涉世未深,又財大氣粗的樣,韓老板便覺得有門。

韓老板是精明商人,但現在卻多少有些急燥,而另外兩人則是天津衛出來,專做街頭說嘴逗趣生意的托兒。

“咱們唐家可是專管內廷供奉的。你知道禦膳房一天,就一天能用多少醋嗎?”弟弟醉意朦朧的給韓老板比了個手指頭,說得跟真的似的。“禦膳房連著各宮的小廚房,就得這個數。”

嘶!這麽多?

“這也是咱們兄弟跟韓大哥的緣份,可惜咱們兄弟不是管事的。若非如此定要促成這項生意。”

又說當今南巡,京城沒意思便背著家裏人悄悄跑出京玩的。還說什麽以後就要幫家裏打理生意了,再能這樣的輕松日子了。

“內務府的吳公公,跟咱們家好著呢。六房的三堂姐就是許了這位公公做正房。咱家的東西只要報上去就沒有不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