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這句話簡直就是恐嚇, 凝妝嗚地一聲,哭喪著臉對易老夫人抱怨:“祖母你瞧,這丫頭八成沒存什麽好心,明日她可是要來作梗?”

易老夫人對凝妝這模樣習以為常, 雖說明妝確實有使壞的嫌疑, 但起因還不是因為她那張嘴嗎!

只是因為女孩兒大了,要說合親事了, 加上給事中家相準了她, 易老夫人也不好怎麽責備她, 只道:“她是閨閣裏的姑娘, 別人議親,哪有她湊熱鬧的份兒,她不過是順嘴一說,看你這副如臨大敵的樣子。”

葛氏早看凝妝不順眼了,趁這機會, 學著琴妝的樣子說教起來, 嘆了口氣道:“大妹妹也是, 如今正是你議親的緊要關頭, 議親可不是下定,人家還有挑揀的余地呢, 倘或讓人知道一家子姐妹不和睦,叫給事中家怎麽想?妹妹要學得大度些, 不要總和三妹妹爭長短, 咱們如今借住在人家府上, 擡頭不見低頭見的, 鬧得生分了, 彼此多尷尬。”

可凝妝對她這番話很是不屑, 涼笑道:“大嫂也太會做表面文章了,敢情借住在這裏,咱們就得感激她?大嫂真是這樣公正的人嗎,我怎麽不相信呢。”

自己小人之心,就當全天下的人和她一樣。

葛氏對這小姑子愈發看不上,當初老太太想出這個餿主意的時候,她和元清是不贊同的。至親骨肉趨吉避兇,在明妝最艱難的時候一點忙沒幫上,連祠堂都不讓三叔入,如今見官家不追究了,又來圖謀三叔的家產,細說起來簡直不是人。然而沒辦法,他們是小輩,本來也沒分家,長輩們做了這個決定,他們只有聽從的份。老宅的屋子,不管好的壞的都開始修繕,他們小夫妻連個安居的地方都沒有,只好厚著臉皮跟著全家,一起搬到這裏來寄人籬下。

要說明妝,已經算顧念臉面的了,若換了自己,只怕早就大哭大鬧把外來客趕出去了,還輪著她們在這裏說酸話?

葛氏雖是小門小戶出身,但禮義廉恥她是知道的,不像這家裏的兩位小娘子,說話做事全沒點章程,既想著占便宜,嘴上還不服軟。似這等人,就該找個厲害的婆母,三句不對賞家法做規矩,看她們還張狂!尤其這凝妝,自以為能嫁入高門,在家擺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勢,也不知哪裏來的底氣。就憑這直眉瞪眼的兩句話,也夠好好與她計較了,不過這葛氏不是個糊塗人,更不會當場與她爭執,只是冷冷一笑,來日方長。

元清對這妹妹反正也無話可說,起身對葛氏道:“時候不早了,回去歇了吧。”

他們夫婦倆攜手向老太太行了禮,轉身退出了花廳,凝妝受到冷遇,很是不平,沖她母親嘀咕:“我生平最看不上這種假仁假義的人,弄得全家都不是好人,只她一個高潔似的。阿娘也是,怎麽從來不管教她,她是長嫂就慣著她嗎?”

羅氏被她鬧得頭疼,蹙眉道:“祖宗,少說兩句吧!明日議親的人來,你就給我老老實實閉上嘴,別說話。”

凝妝幹瞪眼,一下把臉拉得老長,邊上的蘇氏暗暗嗤笑一聲,又怕被人發現,忙打掃喉嚨喊丈夫:“官人,咱們也回去吧。”

夜確實深了,眾人紛紛各回了小院,葛氏和元清在院子裏轉了一圈,恰見不遠處凝妝的院門上有女使出來接應,葛氏望著凝妝的背影,對元清道:“咱們這位妹妹,幸好沒有進宮當娘娘。”

元清聞言,回頭瞥了一眼,“這是我們的造化,要不然全家都得跟著一塊兒殺頭。”

這倒是真話,知妹莫若兄,凝妝沒什麽腦子,鋒芒畢露全在嘴上,她不知道,嘴上厲害最易吃虧,說不準什麽時候心直口快,就把人給得罪了。

不過羅氏發了令,讓凝妝不許出聲倒是正確的,第 二日給事中家托了副轉運使夫人朱大娘子來說合,長輩們細細美言,凝妝嫻靜地坐著,乍一看倒是個溫柔知禮的姑娘,幾乎要把朱大娘子騙住了。

朱大娘子還在感慨這園子的精美,“當初郡公籌建易園,我家官人還替郡公覓過能工巧匠呢。哎呀,找一個好手藝的,真比覓一門好親事還難,老太君不知道,當初可費了一番工夫。”

易老夫人也盡力敷衍,“可不是嘛,如今園子還在,人卻不在了……這回是老宅修繕,孫女好說歹說要讓咱們搬進園子裏來,一家人在一起,也好照應她。”

朱大娘子連連點頭,“明娘子的確不易,好在祖母來了,她才有了依靠。”

她們對話,葛氏在一旁聽得反胃,老太太睜著眼睛說瞎話的本事是越來越高明了,早前她剛進門那會兒還覺得這老太太有幾分正氣,可是越相處,越覺得她狡猾入骨,再後來尊重是蕩然無存了,只剩表面的和氣,背後自己作自己的主。

朱大娘子閑談半晌話又說回來,結結實實把給事中家的公子誇了一頓,說三郎多上進,人品才學多好,末了例行又來贊美凝妝:“小娘子好端莊模樣,都說老太君府上家教好,今日見了,果不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