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尋願(第3/9頁)

那哭鬧聲、叫嚷聲、啜泣聲、咒罵聲,低語聲在她耳邊譜成另一首曲子。她對此並不陌生。人世間的離合悲歡正如這古琴首尾兩端,看似毫不相幹,其實皆出於一處;而無常的世事就像弦上樂音的種種變化,此一時彼一時,最後都殊途同歸。

一間蓬屋裏傳來孩童微弱的哭聲,哄著孩子的婦人或許是精疲力盡,便出言恐嚇要把他扔進海中,去喂那海裏的怪物。

衛曦聽罷笑了笑,在鹿背上獨屈一膝,橫琴其上,輕輕一撥——

如細雨潤物,浮花入浪,那曲音柔和輕盈,像清風掠過葉梢,使人想起靜夜下灑滿月光的大海。

這蓬屋附近的人聽在耳裏,好似落入了樂聲編織出的甜美夢境,忘卻了現世的苦痛與煩悶,漸漸想起這一生中最為快活的事來。

一時間小兒啼止,人聲盡消。所有人都沉醉在這首曲子當中,如癡如醉。但那琴聲卻像飄落在掌心的雪花,還未細細品味,就先消融在了手中。

夕光飛散,不知不覺到了黃昏時分。漫天雲霞溫柔斂去,琴聲慢慢消失,住在蓬屋裏的人們才探身出來張望,那盲眼琴師卻早已經失去了蹤影。

.

自那日以後,絳城中便流傳起盲眼琴師的傳聞。

據說她一身黑衣,常騎著一頭鹿,神出鬼沒行蹤不定。最讓人驚奇的是她手中那把破琴,琴上只得四根弦,卻能彈奏出美妙的曲子,聞者皆如聆天音,癡迷沉醉其中,難以自拔。親耳聽過的人都說,哪怕是宮中國君最為寵愛的琴師,也無法彈奏出這樣動聽的樂音來。

此事傳至宮廷,魏王對此將信將疑,便命人搜尋這盲眼琴師的下落。

有那居心不良之人,故意換上一身黑衣,蒙上眼睛,冒充那位盲眼琴師以博上意。侍衛們在城中搜尋多日,分不清他們誰才是真正的盲眼琴師,只得將所有人都帶走入宮去見魏王。GgDown8

魏王讓他們當面彈奏曲子,不少人就先露了馬腳。因蒙著雙眼看不見東西,不少人連首完整的曲子都彈不出來。僅有幾個勉強能彈完,卻和傳聞中的天音相差甚遠。魏王惱羞成怒,深覺自己受到了愚弄,便將他們都趕出了國都,流放到荒島上。

此事就此告一段落,國中雖偶爾還有盲眼琴師的傳聞,但人人聽了都一笑了之,將它當作一個笑話。而魏王遭此戲弄,在宮中大發雷霆,驅逐了不少在聆音台濫竽充數的琴師,更嚴令百姓談及此事。

衛曦對這一切並不知情,她背著琴離開國都,一路走走停停,有時遇見村子便在此借宿,離開前彈奏一首曲子作為答謝。這就樣漫無目的行走了數月,最後她又回到了絳城。這時魏王又頒布了新的詔令,他命人把一卷琴譜抄錄下來張貼在城中,如有人能將這殘缺的琴譜補上,不但賞以萬金,更可封為大司成。

不少琴師坐在告示邊抄錄了譜子回去苦苦鉆研,以希冀憑此晉身。衛曦蒙著雙眼,自然看不見那琴譜,只是從城墻下經過時聽人議論紛紛。她對此並不好奇,騎著鹿在王城中穿行,偶爾停下腳步,指間夾著一枚白棋,像在辨別方向,尋找著什麽。

她在城中徘徊了數日,最後來到了碑林。那日天陰將雨,碑林中幽暗昏朦,鳥聲空靈。古碑多日遭雨沖刷,碑身已生出點點青苔,字跡幾不可辨。

衛曦在一座無字碑前靜立片刻,耳尖微動,忽然聽見樹林深處傳來隱隱約約的琴音。也不知那是什麽曲子,時高時低,斷斷續續難以續連,聽著十分刺耳。

衛曦聞聲卻直奔小徑而去,不一會兒就來到一座院子前。此時花季方過不久,院墻下深紅色的花瓣落了一地,她放鹿去吃草,背著琴徑自推開院門走了進去,

那原本從屋中傳來的琴音驀然一止,衛曦道:“錯了。”

她在庭中盤膝而坐,橫琴於膝頭,道:“雖不知你是從何得來的琴譜,但殘缺之處未免也太多。”言罷雙手按弦,也不等屋中人作答便自顧自彈了起來。

未過多時天空飄起雨絲,風如驚潮瞬息即至。那琴音時如靜水沉波,又似白浪擊空。隨著曲音漸快漸高,仿佛身居高崖近觀海潮,但見海浪高漲,在激蕩中撲向崖岸,飛濺而起的浪花猶如碎玉白雪。驚心動魄之余,擡頭望向高天流雲,鷗鳥盤旋於空,又是令一種空明心境。

這曲子不長,衛曦按弦收音,屋中人過了片刻才道:“這琴曲叫什麽,是何人所做?”

衛曦道:“此曲名為碧海潮生,譜曲之人為我一親長,業已離世多年。”

她抱著琴向門外走去,仿佛只是興致偶來,到此閑彈一曲,並無他意。行至門外,召回牡鹿,身後傳來腳步聲。衛曦摸了摸鹿正要離去,一個聲音傳來:“你的東西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