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未果(第4/6頁)

洛元秋心中轟然一聲,滿面通紅,下意識看向門,想尋找景瀾的身影,可惜什麽也沒看到。

皇帝有心想打趣幾句,但怕把人逼走了,外甥女找上門來就麻煩了,道:“別看了,外頭沒人。”

洛元秋思緒仿佛亂成了一團漿糊,好一會兒才平靜下來:“那個……陛下,解咒的事……啊對了!這麽說來,你是答應了?”

皇帝道:“答應什麽?沒有的事要朕怎麽答應你?”

洛元秋:“啊?”

“她身上沒有咒術,”皇帝說道:“談何‘解咒’一說?”

洛元秋一震,不可思議道:“難道玄質其實……”

皇帝轉頭看向門外,微微出神道:“人生老病死,本是在所難免,皇帝也不過是一介凡人,豈能幸免於外。朕與先帝不同,對此並無執念,不想追尋什麽長生不老。再說,擇一人替己分擔病痛,還是至親之人,於人於己都是一種折磨。更何況那人是阿瀾,朕親眼看著她長大,又如何能忍得下心?”

他收回目光,淡淡道:“先帝有玄質又能如何,還不是落到那種地步,生不如死,又有何意義?一開始朕便說了,自此朝起,往後再也不必有什麽玄質,但阿姐有一日卻來求我,她說……”

“她說阿瀾去尋師門未果之後好似毫無生志,只怕自己不在人世後,她也會隨之離去,便假借報恩之名,命她留在朕身邊做玄質,為期十年。十年之後,任由她或去或留,說不定這期間她便能想開了,不再郁結於心,執著於一念,總該有旁的牽掛才是。是以朕一直催促她成婚,實因阿姐所托;至於為何不告訴她此事,也是出自朕的一點私心,做長輩的總希望能把孩子留在身邊照看,不願他們遠遊在外。”

他望著洛元秋,眼中似乎有萬千感慨,說道:“自你來以後,她就像換了個人。朕才知道她對你……嗯,總歸是一片情深,早有前因。”

洛元秋怔愣良久,想起景瀾手腕上的銀鏈,一絲苦澀漸漸從心底泛起,低頭道:“原來是這樣。”

皇帝說道:“朕聽說你以為她死了,也找了她許多年?”

“嗯,”洛元秋心口一陣隱痛,道:“她也以為我不在人世了,我們就這樣錯過了。”

皇帝笑道:“兜兜轉轉,到底還是相見了,可見老天也願成全有情人。回去告訴景瀾,走的時候使人知會一聲便是,就不必再入宮了,免得徒增感傷。”

殿中一時靜了下來,洛元秋道:“好,我記下來了,陛下還有什麽話要我轉告嗎?”

皇帝腳剛踏出殿門,聞言想了想說:“人各有志,想來朕叮囑再多也沒什麽用,就隨心去吧,以後若是想起來,偶爾回來看看就好。”

洛元秋點頭:“陛下也可以來寒山走一走,記得帶只火腿就好。”

皇帝奇道:“為何要帶火腿?”

“要想打開山門法陣,需在山下一塊大石頭上放一只火腿。”洛元秋道:“要完整的一只,半只或是切成塊都是不行的。”

皇帝:“……”

.

城郊破廟前荒草被雪壓倒了大片,那殘破的廟宇在厚重積雪中變得岌岌可危。此地罕有人至,四周荒涼一片,只剩檐上鐵片在寒風裏叮當作響。

景瀾從小徑穿過,來到廟門前,只見一片黑羽悠然飄入廟中,仿佛在引領著她進去。

廟裏與上次來並無兩樣,地上灰塵遍布,昏昏暗暗,幾尊無頭神像被推倒在地,放眼狼藉一片。唯獨供奉香案上清清靜靜,放了一只盛滿清水的瓷碗,一條綠瑩瑩的柳枝浸在水中。

黑羽慢悠悠落下,從黑暗中伸出一只蒼白的手接住了它,霎那間羽毛化作齏粉,散落在瓷碗上。

一人從黑暗中一步踏出,在香案前現身,景瀾道:“叔父。”

顧況攤開手,一簇赤紅火焰出現在掌心中,如水流般在指縫間流轉,他微笑道:“你做的不錯,看來教主是真的身隕道消了。”

景瀾視線從他手中不動聲色地掠過,恭敬中帶著幾分欣喜,試探道:“那他下在叔父身上的禁咒豈不是能解開了?”

顧況把玩著火焰,隨意道:“一時之間也沒那麽快,還需費上些時日,不過只要施咒之人死了,咒術自然會慢慢解開,這教中上上下下,總算是不用再聽命於他了。”

說完他似笑非笑看向景瀾,景瀾心中一突,佯裝不知,垂首道:“這便恭喜叔父脫困了。”

“只是,我先前答應你的事倒變得有些棘手了。”顧況嘆道。

景瀾思索片刻,道:“叔父的意思是那招魂返生之術出了什麽差錯嗎?”

顧況道:“我受這禁咒所限,靈力不能像從前那般運轉自如,始終有幾分澀滯,偏偏招魂的法術不容絲毫有誤,我只怕到時稍有不慎,就白費了你多年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