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未果(第3/6頁)

還好皇帝只是高高拿起輕輕放下,點到即止,並不打算將此事鬧大,問罪於諸臣。

正所謂獎罰分明,罰既過,那便該論功行賞了。

朝會之後,幾名尚書被留了下來商討獎賞有功之臣一事,皇帝借口身體不適提前離場,將此事全權交給太子主持。

回到宮中,皇帝摒退內侍宮女獨自入殿,一人站在殿中,似乎已等待許久。

雖然兩人交談為數不多,但都給皇帝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他知道與其繞彎還不如有話直說,不然受累的還是自己。想了想開口問:“知道朕為什麽召見你嗎?”

洛元秋正為宮殿被毀的事而忐忑,雖然後來塗山越開啟結界後復原了大半,但仍有不少毀壞的太過徹底,無法依靠陣法修復,她聞言下意識道:“是要賠錢嗎?”

“賠什麽錢?”皇帝一臉莫名其妙,旋即反應過來,啼笑皆非道:“哦,你說那幾座宮殿啊,那不用你賠。”

見她明顯松了口氣,皇帝只覺得好笑;“朕看你昨夜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本事這般大,居然還會操心這個?”

洛元秋十分詫異道:“可我又不能變出錢來啊。”

皇帝一噎,點點頭道:“你不是還有道侶嗎,讓她來賠不就行了?”

洛元秋道:“一人做事一人當,為什麽要她賠?”

“好一個敢作敢當!若人人都能如此,這天下豈有不安生的道理?”皇帝戲謔一笑,道:“你昨夜立下大功,這點小過錯就算了。朕與景瀾早先曾有過約定,此役中你若立下功勞,便再賜寒山門一道玉清寶誥,好成全你的心願。不過如今人心惶惶,為安撫百姓,不可公之於眾。但司天台與太史局皆會錄入,不必擔心。”

洛元秋面無喜色,反倒有幾分猶豫不決,皇帝道:“怎麽,你不是正為了此物而來?如今朕賜給你,你便能回去振興山門了,這還不好嗎?”

洛元秋思量片刻,答道:“我改變主意了。”

皇帝略有些意外:“你不要它了?那你想要什麽?”打量了她一番後道:“你如今還是掣令官罷,莫非是想留在太史局繼續效命,或是入司天台授官?”

洛元秋緩緩道:“我想要陛下解開景瀾身上的咒術,讓她不再繼續受困於此。”

良久皇帝才道:“這是她讓你向朕提的?”

“不,”洛元秋答道:“這是我自己想的,她不知道。”

皇帝道:“此事重大,可不是憑一道玉清寶誥就能換的。”

洛元秋料到如此,毫不猶豫道:“陛下要怎樣才肯答應?但凡我能做到的,我都可一試。”

皇帝注視著她,不知為何笑了起來:“讓你做什麽都可以?”

洛元秋答道:“自當盡我所能。”

皇帝負手於身後,道:“做玄質有什麽不好?有幾個人能生於榮華之中,安享富貴,一生高枕無憂?若不是受術之人要求極為苛刻,世人早就趨之若鶩了。你要朕為她解開此咒,萬一……她心中不願呢?”

洛元秋微怔,細想一番後道:“如果她真這麽想,當年她就應該回長安成為先帝的玄質,而不是陪我去黎川。”

皇帝道:“先帝為咒術所惑,一心追尋長生不老,以至於神志皆喪,虐殺宮人大臣,最後化為活屍。朕與他相比可不知好了多少,做朕的玄質定然要比做先帝的強上百倍。何況朕如此信任她,予她權勢,更將司天台交到她手中。但此咒一旦解開,這些便再也不復存在,你是否有想過,她隨你離開後若是心生悔意,又當如何?”

洛元秋神色平靜,迎上皇帝銳利的目光,回想起與景瀾相伴的種種過往,有那麽一瞬,她仿佛又回到了講經堂外,透過窗看著獨自坐在裏頭的人。她背對自己而坐,陽光落在她身側,卻再也不肯向前半步。她仿佛與人世分隔開來,就此被留在了往事的陰影當中。

她如同藏在山嵐後的一道模糊剪影,唯有從溪畔路過時才能偶然在水中得見。洛元秋忘了她的相貌,卻記得她的眼睛,時而冰冷時而熾熱,如四時間不斷變化的山巒,其中暗藏的情愫讓人動魄心驚。

心都動了,更遑論其他呢?

洛元秋許久才道:“她不想再受制於人,只想過尋常的日子。”

皇帝道:“人心善變,初時所想卻未必是今日所念,你何以能這般篤定?”

洛元秋答道:“因為她的心願即是我的,僅此而已。就算有日她真的後悔了,我也希望她能夠自由自在,不再受此束縛。”

皇帝看了她一會兒,笑著搖搖頭道:“你們兩人說的話倒是如出一轍,景瀾也向朕提過此事,解除咒術後她只想陪在你身邊,同遊河山,想去哪兒就去哪兒。”

“朕問她,台閣之位她不要了嗎,偌大一個侯府也說拋下就拋下了?”皇帝說道:“可她說,她只有這麽一位師姐,一切自當如她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