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明珠(結局)

明德二年,東江去除封國,設九座州府,李氏舉家入京。

徐吟與姐姐重逢,看到她幸福美滿的樣子,與前世判若兩人。

明德四年,趙氏進京,漳州就近歸入西北路,天下再無割據的豪強。

明德七年,皇帝退居養病,下詔立晉王為太子,交付政務。

八月底,太子攜同太子妃巡視邊關,行至涼川。

這座邊關小鎮,與前世相比熱鬧多了。沒有兵災,政局穩定,商人絡繹不絕,儼然成了東西通行的紐帶。

徐吟行行走走,到了一座客棧前。

她不由笑了:“還在啊!”

一旁的燕淩隨口問:“你來過?”

她點點頭,興沖沖地邁進去。

客棧裏熱鬧極了,說書人口沫橫飛,正在講周朝末年英雄輩出的故事。

“……話說天下之大,能人輩出,尤其遭逢亂世,英雄或起於行伍、或起於田畝,或起於閨閣……南源刺史徐煥聰敏機警,極善經營,但今日要說的並不是他,而是他的女兒……”

燕淩用肩膀碰了碰她,興致盎然道:“說你的。”

徐吟知道民間有說書人拿自己寫演義,但還是第一次親耳聽到。再回想起前世的情形,不免感慨。

那時她亡命天涯,在這裏聽著別人胡亂編派自己與姐姐。而此時此刻,不管說書人還是茶客,對故事裏的她只有佩服與景仰。

還有燕淩,當時他一身落魄在這裏聽說書,今生終於得回了他應得的一切。

“哎,你什麽時候來過的?我怎麽不知道?”燕淩問。

“上輩子。”徐吟笑眯眯地答畢,出了客棧。

什麽上輩子?哪來的上輩子?燕淩摸了摸鼻子,跟上去:“又在逗我玩。”

長河落日,大漠黃沙,這是與中原完全不同的風景。漢人,胡人,西域人,在這裏相會,操著各種語言交流。沒有刀槍,沒有鮮血,談得高興了舉杯同飲,起了齟齬也就互相罵上幾句。

徐吟隨手拿起一把弓,問長著大胡子的異族攤主:“怎麽賣?”

大胡子攤主用帶著口音的官話回答:“十兩。”

看她很感興趣的樣子,殷勤地介紹:“這是我們蕃國特產的牛筋做的弦,您瞧……”

徐吟試著拉了幾下,將它拋給身後的女衛:“工藝一般,不過材料不錯。”

女衛立刻遞上銀兩,大胡子攤主做成今天第一單生意,樂得合不攏嘴,說著吉祥話:“多謝客官,祝兩位百年好合。”

哪有買兵器祝人家百年好合的?果然是異族,不通風俗。徐吟一邊笑一邊搖頭。

燕淩感慨:“還好父親與西戎那一戰把他們打服了,不然哪有現在的太平。”

徐吟點頭:“歷來中原強大,邊疆太平,中原沒落,邊疆便起戰火。為了更長久的太平,你要多努力才行。”

燕淩笑:“是我們一起努力。”

……

入夜,他們宿在驛站。

朦朦朧朧中,燕淩感覺周身燃著火。他看到徐吟站在廢棄的城墻上射了一箭,又看到她進入著火的驛站,被人扣住咽喉。著火的梁柱塌下來,他沖進去,看到她奄奄一息的樣子。

他聽到自己悲痛欲絕的喊聲:“徐吟!”

徐吟醒過來,將他推醒:“怎麽了?做噩夢了?”

好一會兒,燕淩終於睜開眼睛,夢裏的情形在他眼前走馬燈一般閃過,腦子裏仿佛又多了十年的記憶。

當他看到身邊的徐吟,猛地伸手抱住,喃喃地落下淚來:“我想起來了,原來我差一點失去你了……”

“你想起……”說到一半,徐吟明白過來,偽帝死前亦恢復了些許記憶,那麽他想起前世的事也就不奇怪了。

燕淩抹去額上冷汗,情緒慢慢穩定下來。

“怪不得你之前跟我說,如果方翼的罪行沒有被揭露,那我們就走向另一條路了。原來那條路,我們確實走過。”

徐吟輕輕拍撫他的背:“別難過,那些事都不會發生了。”

體會到夢中的失去,燕淩越發感謝命運:“謝天謝地。”

他的腦子裏,比徐吟多了一段記憶。那是她死後的事,他回了京城,了結了燕承,然後進宮找父親……

幸好,那老道沒有騙他。

徐吟好奇:“你真的全想起來了?那些事都記得嗎?”

燕淩點頭:“差不多吧。”

“正好我想問你,前世你為何會出現在這裏?”

燕淩笑道:“你不是猜到了嗎?自然是來找你的。”

“所以,你來找我,方翼來追殺你,然後我發現了方翼……原來這是個圈啊!”

燕淩的聲音沉下來,撫著她的背道:“這是我最後悔的事,倘若早點解決了方翼,你就不會……”

徐吟卻安慰他:“我那時身中蠱毒,本來就活不久了,不是你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