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理想與情話

又過數日,大軍回朝,全城歡慶,萬人空巷。

晉王殿下終於正式歸京。

東江同時獻上賀表,以示臣服。

自此,新朝從法理到實質都完成了一統。

……

秋高氣爽的日子,最適合出門遊玩,偏偏徐吟還在月子中,只能在廊下擺了小爐食盒等物,假作野遊,倒也自得其樂。

「東江王過世了,姐夫說,等諸項事務了結,翻過年他就帶一家子進京。」燕淩一邊剝橘子,一邊跟她閑話。

徐吟仰頭沐浴陽光,應了聲:「東江王能撐這麽久,已經不容易了。」

「是啊,當年我們去東江的時候,他就已經不能理事了,這又撐了四年呢!」

「還好有這四年,東江才能安安穩穩。」徐吟接過橘瓣慢慢吃著,「所以說,姐夫已經決定放棄封國了嗎?」

李氏和其他割據的軍閥不同,他們在前周立國的時候,就得到了封國自治的特權,這麽多年,東江如同一個小王國,雖稱臣上貢,但不受管轄。

燕淩遞過帕子給她擦手:「東江氏族過強,姐夫這些年也下決心料理過,奈何根子在那裏,不動搖是不可能根除的。他思來想去,還是接受了我的建議。」

去除封國,回歸大統。

徐吟感嘆:「姐夫大義。」

不是誰都有這個魄力放棄百余年的基業,哪怕它在慢慢腐爛。

燕淩稱是:「所以我允了他,進封吳王,世襲罔替。」

自新朝成立,還沒有真正世襲罔替的爵位。原來的河興王,現在的豫王是爵位最高的,但也只是世襲三代而降等。

李聞願意去除封國,免去一場戰爭,值得這個世襲罔替。

「所以我明年就可以見到姐姐了。」徐吟眉開眼笑。

燕淩笑著點頭:「等他們一家來京,天明就有玩伴了。」

徐思的兒子是春天出生的,比天明大了一歲半,日後上學玩耍都能一起。

「對了,二姐的婚期定下了,豫王和喬夫人不日將會進京。」徐吟說。

燕淩應道:「我必送他們一份大禮。」

楚九比他還大一歲,徐佳也十八了,他們的婚事因為戰事拖延到現在,想趕在年前辦了。

接下來一件事,讓燕淩遲疑了一下:「長寧公主最近給你寫信了嗎?」

「怎麽了?」徐吟聽出了不同尋常的意味。

燕淩道:「阿鹿跟我說,他想娶長寧。」

徐吟大吃一驚:「他們倆什麽時候搭上的?」

要說他們見還是見過的,當初在南源的時候,阿鹿來賀她生辰,長寧公主也在。但她記得,這兩個人根本沒私下說過話啊!

燕淩說:「先前南源那邊騰不出空,長寧幫著押送了一次軍需……」

徐吟有點亂:「要說身份他們很匹配,但……」

這幾年長寧把營田縣管得很好,南源那邊漸漸也插上了手,徐吟考慮過這事,想叫明德帝破格提拔,給她個告身……

「涼王怎麽說的?」她問。

「阿鹿說,他想娶一個能跟他一起治理大涼的女人,當初想娶你就是看中這一點。現在他覺得長寧很合適,一則前周已亡,她若嫁去大涼那裏就是她的家;二則長寧眼界開闊懂政務,正是他需要的王妃。」

徐吟還是遲疑:「但婚姻不僅僅是合適,這樁婚事長寧背井離鄉,沒有感情怕不長久。」

燕淩笑了:「你怎麽知道他們沒有感情?阿鹿這個人,我還是有幾分了解的,要是他對長寧沒好感,不會跟我說的。他知道長寧的身份很特殊,娶了前朝公主,立場就有了微妙的變化,他向來審時度勢,願意冒這個險,可見長寧很合他心意。」

這麽說也是。雖說長寧公主和她情同姐妹,但身份就是最大的阻礙,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氣娶前朝公主。

「那等她寫信吧。」徐吟說,「只要長寧願意,就成全他們。」

說完,她又感慨:「我原本還想看看,女子主政會走向何方,長寧要是嫁了,又看不著了。」

燕淩道:「這事我考慮過,最根本的還是途徑。便是破格讓她理政,別的女子呢?既不能科舉,就不能入仕,不成體系,終究只是曇花一現。」

道理是這樣沒錯。徐吟默默吃了一瓣橘子。

燕淩又道:「所謂外女主內,這是幾千年來的習慣,也是最適應當下的法則,就算憑人力改了,恐怕也不能長久。倘若我們真想改變,那就要找到根本的規則,使之成為可以流傳千古的定律。阿吟,你別著急,我們慢慢來。」

再也沒有任何情話,比把她的理想放在心上更深情,徐吟不由一笑。

「好。」

兩人說著細細碎碎的瑣事,時光安靜而祥和。

待徐吟出了月子,孩子辦過滿月酒,燕淩帶著他們回了晉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