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家家雨(27)(第4/4頁)

店裏幫忙的那個孩子不過十一二歲的樣子,收拾碗的時候,手指頭扣在碗沿上。

別桌有客人一面吃東西,一面公放著手機短視頻。

汪鹽從冰櫃上移開目光,看某人的時候,光鮮冷漠的一張臉,說他是衛生監督局下來檢查的大蓋帽她都相信。

“不行我們走吧。”她一時不落忍,其實飲食和文化一樣,都是私人的。每個人不妨礙公共和秩序的愛好與厭惡,都值得被尊重。

孫施惠撇撇嘴,儼然他臉上的冰面具破碎了。由衷也低聲地告訴汪鹽,“汪鹽,我現在知道你陪我去馮家的心情了。”

說著,他比汪鹽快一步地走向那收拾出來的桌子。

店家的兒子看一個身高腿長的男人走過來,沒落座就先抽紙擦桌子板凳了。

小孩瞥一眼這男人,耿頭耿腦地提醒他,菜品要到門口拿,墻上還有別的炒飯炒面。

孫施惠哪裏會理這個小孩,他耿耿於懷小孩的手指頭碰到碗沿呢。

汪鹽走過來,把包和手機交給他,去選食材,又問他,“你吃什麽,施惠少爺?”

邊上的小孩聽到他們的對話,更加的中二鄙夷了。

撲克臉的某人沒好氣,“隨便吧,你吃什麽我吃什麽。”

最後汪鹽要了份麻辣燙和蛋炒飯。

菜品上來的很快,熱騰騰的吃食卻不是那個小孩端過來的了。是老板娘,上菜的手也戴著一次性食品級的手套。

做營生的人或大或小,總有識人的眼力。老板娘和這對衣著不凡的戀人或者夫妻模樣的年輕人聊天,問這是剛忙完下班的樣子呀。

汪鹽點點頭,莞爾的樣子,燙過的筷子和勺子遞給孫施惠。

某人接過,也聽著她和老板娘聊天。老板娘說他們不像常來這邊的樣子。

汪鹽沒所謂地應答,“是呀。我們畢業好多年了,但這片校區我們沒來過。”

男人伸手接筷子的時候,老板娘看他派頭之余,腕上一塊表都是點眼的,不禁更客套起來,“呀,不容易,上學出來再一起的緣分比什麽都貴重。”

汪鹽看對面的孫施惠明顯不耐煩了。點到為止的禮貌,只微微謝過老板娘,再問孫施惠,“你要吃哪個?”

老板娘也才識趣走開了。

孫施惠對麻辣燙沒興趣,挑了蛋炒飯。

汪鹽隨他,她餓死了,一筷子一筷子吃起來,直吃得渾身都冒汗。

中途別桌又換了客人,一時新進來兩個學生模樣的女生。等著麻辣燙上桌的空档,兩個女生一直打量汪孫這邊,尤其孫施惠。

實則,這樣扮相的男人在這樣的店裏,確實格格不入的點眼。

汪鹽感受到旁邊的目光了,孫施惠自己沒所謂,再看她不作聲地盯著他,只放下勺子,問汪鹽,“你不吃飯盯著我幹嘛,我臉上有字?”

撲克臉,兇巴巴。一出口,邊上兩個女生立馬不朝這邊望了。

汪鹽喝一口飲料,氣太足了,她又飽又頂得打個了氣嗝。

孫施惠天生地刻薄派,立馬皺眉,“沒出息。”

最後二人在邊上那兩女生在線吃瓜的情境裏,買了單,出來。

才出門口,汪鹽就忍不住地吐槽,“為什麽不好好吃飯,一直盯著別人呀?”

“因為你要來這種可以湊著看別人的地方。”孫施惠只怪她。

也提醒她,不然你以為那些餐廳憑什麽收你服務費。

服務的就是你的舒適、邊界、和私隱。

他站在店門口,俯首來問汪鹽,“所以,下次還要來嗎?”

“那我下次還要去馮家嗎?”

孫施惠氣得推一下她腦門,一換一,打平的沉默。

沉默下來才發現外面又下雨了,密密斜斜,長長的針一般往下落的光影。

這家店隔兩個門面有一家奶茶店,奶茶倒不是最要緊的,是汪鹽想吃這家的甜筒了。因為奶茶還要排隊,甜筒出品得快一些。

她要孫施惠等一會兒,她自己過去,很快地買回來一個甜筒。還要了兩個木質的勺子。

遞給他一個,問他要不要嘗一下。

孫施惠看著眼前落落的雨正發愁呢,很明顯,汪鹽還沒吃夠,捧著個甜筒回來,饞貓屬性暴露無遺。

他只問她,“甜筒為什麽還要勺子?”

“因為我只買了一個。”

“那麽你為什麽只買一個?”

汪鹽腦子裏的雷達已經響了,孫施惠這種幽幽跟人說話的時候,說明已經心有成算了。不是算計你,就是數落你。

“因為呀……”就在汪鹽詞窮的時候,孫施惠牽著她的手過來,俯首,一口咬掉她甜筒上頭的尖尖。

有人愣在那裏,而吃第一口的人表示很饜足。“不好意思,我從小到大吃甜筒都這麽個吃法,沒有用勺子的習慣。”

汪鹽這回真真切切地罵出口:“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