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九章 東施效顰(第2/2頁)

而這個,其實也是“無憂角”會那麽流行的原因。

我既然2手棋能圍“10目出頭”,那就證明我這兩個子子效充分,不說是特別高的效率吧,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至少我這2個子完全夠本,應該算是非常正確,任何人都無可指責的下法。

那麽好了,既然“無憂角”的流行是和貼目規則有關,那麽用同樣的思路去考量“小目大飛締角”的下法,自然也就很好理解。

這種下法主要流行於大貼目時代,由於從上世紀末開始,人類開始人為修改圍棋規則,黑貼5目半變成6目半甚至7目半,那麽在這種情況下,大家發現“無憂角”的子效好像有點不夠啊,那不夠怎麽辦呢?很簡單,我就多圍一路,多圍一路也許能多圍2目棋,這樣就正好達到了新的貼目標準。

於是就這樣,“小目大飛締角”的下法就運應而生。

說完了這兩種人類常用下法,再來說一說圍棋AI喜歡下的“小目二間高跳締角”。

有一個差別值得注意,在剛才這兩種人類下法中,大家用來衡量子效的東西比較單純,那就是實地,目數。

然而對於這個“小目二間高跳締角”呢?那好像就沒法用單純的目數來衡量它的價值了。說它沒有目吧,它明明兩個子都下在角上,可要說它一開始就有多少確定實地吧,它兩個子偏偏都處於高位,看上去到處漏風,可以說只要具備業余3段以上的棋力,就有N種方法把這樣的棋形打破。

可要說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這樣的棋形,在人類圍棋中就只能是“趣向”,而不能成為“常形”,因為在人類下圍棋的思維中,其實是很討厭這種模棱兩可模糊不清的東西的。並且在人類的圍棋理論中,其實也非常排斥這樣的下法。稱這種下法是“半道中途,似是而非”。

例如李襄屏曾看多很多吳清源先生和藤澤秀行先生寫的棋評,這兩位人類棋手中有數的棋理大家都非常排斥這種取地不像取地,取勢不像取勢的下法,雖然這二位在面對同一局面的時候,他們兩位的下法本身也都不同,藤澤老神棍更喜歡厚味,而吳先生的選擇往往偏向極端,要麽極端取地,要麽極端取勢,然而對這種兩樣都沾點邊,然而兩樣都不全是的東西都非常排斥。

遇到這樣的棋,那藤澤老神棍就會說自己“胃疼”,而吳先生則會來一句“半道中途”。

不僅如此,另外一一很有趣的事情,其實對於這樣的棋,人類的排斥還不僅僅是日本棋和現代棋排斥,其實中古棋也排斥。

例如中古棋的棋理大家,也就是李襄屏現在的外掛施大棋聖,他當年就在他的“凡遇要處總結”中說過:凡事當爭一著凈。

不用多說了,假如用這個標準來看待“小目二間高跳締角”這個棋形的話,這顯然也不符合中古棋的棋理要求。

人類的棋理和圍棋AI的下法到底哪種好呢?實話實說,李襄屏現在其實也還不太明白。

然而沒有辦法,誰讓圍棋AI的水平更高呢,因此哪怕李襄屏現在根本不明白,他也是只能傾向於圍棋AI。

如果非要讓李襄屏為這種下法說句好話的話,那他只能這樣說:人類的下法更偏向於靜態,而圍棋AI的下法,那可能是一種更高級的,讓棋盤充滿更多可能性的動態下法。

現在的李襄屏當然還掌握不了這種動態下法,然而卻不妨礙他現在東施效顰,他現在努力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今天很幸運,李襄屏第一次東施效顰成功,自從70多手下出那步“後中先”的好手後,他就一直牢牢掌控者整個局面。

這盤棋後面也沒有起非常大的波瀾,下午5點一刻左右,全局223手,李襄屏以3目半的優勝拿下首勝。

總算是保本了,李襄屏心裏松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