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3/4頁)

自然,她沒看過女兒給娘家兄弟的信。

薛氏看完信,就跟馬六道謝,還從身上摸了些碎銀子想要酬謝。

馬六自然不要,起身說,“夫人,這使不得,其實許小娘子給了我一道木桶腐乳的配方,等我回去就讓我娘試著做做,以後也做點小營生,指不定能賺不少呢,所以以後夫人有什麽要我帶給許小娘子的信,盡管開口,可千萬別給賞錢。”

他其實想著,這個木桶腐乳一個月能多個一二兩銀子的進項都算不錯,哪裏還好意思要薛氏的賞錢。

馬六說完,大概怕薛氏還要給賞錢,就一溜煙的跑了。

薛氏哭笑不得。

次日,她就回了娘家一趟。

薛氏娘家也在京城,不過距離德昌侯府有些距離,坐馬車都要小半個時辰才到。

平日出門坐馬車還要同德昌侯老夫人說聲。

德昌侯老夫人本來想問問兒媳回娘家作甚,有事沒事少回娘家,但想著老三同她說對二房好些,她便也沒說甚,揮揮手就讓車夫去駕車送兒媳回了娘家,不過最後還是忍不住嘮叨了一句,“早點回來。”

薛氏應了聲,就帶著小丫鬟出門。

薛家住在城南的上坡巷。

之所以叫上坡,自然是進了巷子就是一條上坡的路。

薛氏的娘家兄弟叫薛良,娶妻石氏,育有兩子一女。

長子薛淮,娶妻張氏,生了個女兒薛圓圓。

女兒薛箐只有十三,次子薛澗,今年才八歲。

薛氏的爹娘前幾年都已經相繼過世,家裏就剩薛良,還守著個茶攤,茶攤也只有一間鋪面大小,是薛家老爹留下來的,之前薛家老爹也是個舉人老爺,原本指望著長子科舉,但長子不是學習那塊料,薛老爹沒辦法,也不能強求長子讀書,就早早置辦了這間鋪面留給兒子,以後至少能養活自己。

薛氏到了上坡巷的薛家,只有薛箐在家,薛箐瞧見姑母,問了聲好,又抿了抿唇,告訴姑母她爹娘都在茶攤上,大哥大嫂也抱著圓圓在那邊幫忙,弟弟薛澗還在學堂。

薛氏跟薛箐說了聲,這才又過去兄長的茶攤上。

薛箐生的眉清目秀,仔細看眉眼跟許沁玉還稍微有兩分相似,看著姑母離開,薛箐抿了下唇又嘆了口氣。

她知道爹把家中所有的積蓄都給了姑母,讓姑母給邊城的表姐送去。

表姐小時候經常來家裏玩,她跟表姐感情也很好,小時候還經常一起玩過家家,做飯吃。

只是一百兩,真的好多哦,家中這些年全部的積蓄了,她倒也不是舍不得,弟弟還在讀書,每年束脩費都不少,她只是怕爹娘太辛苦,表姐在邊城,肯定過的辛苦,也需要銀錢傍身……

娘前些日子一直跟爹鬧,都過去幾個月,娘對爹還是沒甚好臉色。

娘也不是那種壞心眼的人,就是覺得爹爹給的太多,哪怕給個一大半。

薛箐又忍不住嘆氣,賺銀錢真的好辛苦,她又什麽忙都幫不上,也就做飯味道還成,平日攤位上有爹娘和哥嫂,她就沒必要過去,就是在家做好朝食暮食。

她也真的好想自己可以賺銀錢,這樣不僅能改善家裏面條件,每年還能給表姐也寄些銀錢。

……

薛氏又過去兄長的茶攤。

薛良的茶攤在南城這邊的集市上,這邊還是很熱鬧,集市雖然不算大,但也五臟俱全什麽都有,茶攤,食肆,客棧,酒樓,布莊首飾鋪子各種吃食鋪子等等,附近還有個夜市,新帝跟伏太後大赦天下,也沒有宵禁,平日基本都是亥時末才收攤回家。

薛良的茶攤不大,裏面就擺著三張桌子,外邊支起個油布棚子,下面也擺著兩張桌子,茶攤後面還有個小院子並著小廚房,水井也有一口,鋪面雖小,但該有的都有。

平日喝茶的人不多,但薛淮會說故事,講的故事動聽,來喝茶聽故事的人不少,薛良又會做點吃的,賣點他炒的幹貨,瓜子花生,還有些幹果蜜餞,配著茶水吃,再聽著故事,故此生意還算不錯,一家幾口忙活著,一個月也能賺個二三兩的銀子。

現在正好晌午,沒什麽生意,都是下午晚上生意較好。

石氏這會兒正蔫頭巴腦的呆坐在茶攤門口發呆著,她還在心疼那一百兩銀子,她也跟丈夫吵了幾架,她不是說不肯給玉姐兒錢,至少留個二三十兩,再過些日子,澗哥兒又要交束脩費。

她是個爆脾氣,跟丈夫吵了快一個月,丈夫也同她認錯,說自是心疼外甥女,邊城太苦太苦,還說豎王被抄家,肯定沒銀錢傍身,不多給玉姐兒點,玉姐兒怎麽活。

她也心疼外甥女哇,玉姐兒小時候經常來她們家玩的,也算看著玉姐兒長大的。

其實這事情已經過去三四個月,玉姐兒出事一個月後,丈夫就把家裏所有的積蓄都送去給了小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