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第4/5頁)

朱元璋揚起拳頭,視線十分不善地不斷打量徐達另一個沒被揍的眼窩。

徐達捂住眼睛,道:“不過我想劉三吾也不會出手了。這事鬧得如此大,他再對會試出手,別說性命,就連名聲都臭了吧?他就算不在乎生死,但讀書人不是最在乎名聲了嗎?”

朱元璋皺眉:“說得也是……”他真的很欣賞劉三吾的才華和直言敢諫,真的沒想到劉三吾會背叛他。

朱元璋心軟,劉三吾背叛的事還未成為事實,他想給劉三吾一個機會。

“那就讓他繼續主持會試。”朱元璋已經不期待那些大臣們心中怎麽想了,論跡不論心,如果劉三吾能當一輩子的大明忠臣,那就是大明的忠臣。

“標兒,你說這次會試還會出事嗎?”湯和問道。

眾人看向朱標。

朱標曲起食指指關節,輕輕敲打桌面,沉思了半晌,道:“那就要看劉三吾有多少把柄在別人的手中了。爹,他們的目的不在於會考大案是否成功,而是會考大案本身。只要會考大案出現,他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南北學子對立,朝中官員地域分割,皇帝被迫為解決這件事出台可能會讓地域更加對立的科舉政策……還有至關重要的一點,諸公們,可都是南人啊。”

朱標的視線逐漸冷酷。

“諸公不僅都是南人,還幾乎都是老鄉。爹,你說如果他們家鄉的學子全部得中。為了平息眾怒,他們是不是難辭其咎?”

朱元璋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來。

眾人皆背後冒出冷汗,頭皮發麻。

朱元璋不斷深呼吸,把心中怒氣壓下去:“好,好,用一個劉三吾,可以把劉伯溫等人全部換下去?好計謀啊!”

朱文正使勁抓了抓頭皮,道:“那是不是應該、應該把劉三吾換別人,以防萬一?”

“這個,爹最好先問問劉叔叔他們。”朱標道。

朱文正疑惑:“標兒,難道會試案爆發,對我們也有好處?”

朱標猶豫了一下,決定把話說清楚:“我不是說了嗎,他們短時間內掀起這麽多大案,就是急了。”

“這次如果我都做到這份上,他們還要逆民意掀起大案,只為了把諸公弄下去,在朝中埋下黨爭紛爭的種子,以等待哪一日皇帝懦弱了,他們好死灰復燃。那我們解決了這件事,對他們的打擊肯定也非常大。”

“至少十年內,他們恐怕都會老老實實當大明的忠臣,讓我們和百姓都有喘息的時間。”

“而且,爹不是想動科舉,但天下文人皆反對嗎?如果在太子提前插手的前提下,還有人敢科舉舞弊,改革科舉就理所當然了吧?”

“這件事是雙刃劍,誰能因此獲利,就各憑本事。不過諸公的利益和名聲肯定會受損。”

朱標嘆氣。

“其實我本心,是想把這件事壓下去。但以我對他們的了解,如果他們之後得知了此事,一定會非常非常生氣!我擔心好心辦壞事。所以爹,還是先商量商量。”

朱元璋看著朱標苦惱的模樣,不知為何,氣突然消了,還覺得很想笑。

他笑道:“說的也是,以他們的暴脾氣,若瞞著他們,之後我倆耳邊肯定都不消停。”

眾人也苦笑不已。苦笑之中,又帶著十分矛盾的輕松愉悅。

諸公還未戰鬥,他們就提前幫諸公遞了降書。諸公絕對會提著劍追著他們砍,連皇帝都得逃。

沒辦法沒辦法,先和諸公商量後再說吧。

其實說是商量,眾人其實已經看到結局了。

在某些方面,這些大文人大先生的性格,比他們這幾個沙場老將還暴烈。

“唉,希望劉三吾能多些話語權。”朱標抱頭呻吟,“活著不好嗎?別作死啊。”

朱文正好奇:“標兒,你那麽聰明,難道猜不到幕後主使是誰?我們直接打上門!”

朱標哭笑不得:“幕後主使不一定是人啊。”

朱文正倒吸一口氣:“難道還能是鬼!”

朱標道:“讓你多看看書你就是不看……幕後主使是一個龐大的利益群體,就算是這個利益群體最上層的人,也只是代表整個利益群體的棋子罷了。”

所以劉三吾也不過是個上了賊船就下不來的可憐人罷了。

當然,他再可憐,也可憐不過這次會試的舉子。

他們不僅是劉三吾所代表的人的妻子,也是自己這一方的“棋子”。

唯一區別是,朱標已經做好了全套準備,盡可能保障他們的利益。

但朱標心中仍舊有愧。

而他心中有愧的事無論是過去,還是將來,都不會只有這一件。

下次,他還會繼續。

……

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劉三吾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消瘦。

朱元璋很好心地關心他的身體,詢問他是否要離開主考官的崗位,將會考的事交給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