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第3/5頁)

湯和與周德興的神情也瞬間嚴肅。

朱標搖頭:“他確實和兩廣大案沒關系,和之前空印案什麽的也沒有關系。但每一件事不是孤立,剝去表面看本質,它們或許有一個共同的聯系……”

朱元璋趕緊制止朱標:“停停停,標兒,說直白些。”

朱文正扶額:“標兒,你是不是還沒從昨天的文鬥中恢復?你說這個誰懂?”

“哦,抱歉。”朱標道,“我的意思是,這一樁一樁的大案背後的原因都只有一個,就是士紳和皇帝爭奪權力。”

“依托沿海生意賺錢的士紳希望大明閉關鎖國,這樣他們走私才更有利可圖。”

“傳統的地主希望能放開土地交易,以便於他們兼並土地。”

“南方士紳在元朝被壓抑了這麽久,心中難免對北人有仇恨,希望大明將來是南人的朝廷。”

“參與其中的勛貴,也有同樣的訴求,想要更多的特權,比如歷朝歷代都有的官紳免徭役……”

古時官紳其實不免稅,免得是徭役和雜賦。每個朝代的田稅其實都不高,能壓死人的是徭役和雜賦。百姓們投靠官紳成為佃農,最主要的原因不是窮得吃不起飯,而是怕被沉重的徭役累死。

大明建立後,徭役並入稅收,大明的大型工程由軍隊領著罪犯來修,如果需要民夫,都是花錢雇傭。官紳也需要繳納徭役稅。

官紳地多人少,就算繳納徭役稅對他們而言也是九牛一毛,不會影響他們奢靡的生活。但以前不交,現在交,總是會有人心中不滿。

只是礙於朱元璋這個皇帝自己都交稅,他們暫時無話可說。

“無論要達成什麽利益,都需要皇帝向大臣妥協。潛規則也好,女將軍的事也好,衍聖公的事也好……都是他們的試探和拉扯。”朱標道。“這樣的試探和拉扯,可能沒完沒了,頂多短暫被按下去。”

見其他人的臉色都不好看,朱標趕緊安慰:“不過大明建立之後,連續幾年大案,就說明他們著急了。他們的實力被我們消耗了太多,拖不起,再拖新的人就能取代他們。爹,你看,這次赴考的學子就不錯。”

朱元璋想勉強笑一個,但笑不出來:“標兒,這樣……好累。”

朱標安慰道:“我們累,他們難道不累嗎?這就看誰的精神更堅韌,能支撐到最後。再說了,爹,你累了,難道就會向他們妥協嗎?”

朱元璋臉色一沉,從牙縫裏擠出來幾個字:“絕無可能!”

朱標笑了:“那不就對了。我們一直占上風,逼他們把什麽招數都用了出來,痛苦的該是他們。”

朱元璋看著朱標的笑容,自己心中的陰霾也一點點消散。

徐達看了看朱元璋,又看了看朱標,臉上的嚴肅退去,重新掛上了吊兒郎當的笑容:“標兒,你昨天的計劃,難道是去給他們一個警告?”

朱標無奈:“我確實存著去和學子們接觸,與一二學子交好,打探他們真實本事,然後把這件事透露出去,讓有可能對會考動手的人忌憚的心思。但鬧得這麽大,我真沒想到,這都是劉璉的錯。對了,劉璉受罰了嗎?”

朱元璋立刻道:“當然!現在我已經免了他的職,讓劉伯溫去收拾,聽說他被劉伯溫揍得不輕。”

朱標舒坦了:“活該!真不知道他這脾氣像誰!”

朱元璋毫不猶豫:“當然是像劉基那個老匹夫。”

朱標:“……”

朱標轉移話題:“其實我並不確定他們會對這次會試動手,只是未雨綢繆,給他們一個警告。我也不確定劉三吾是不是棋子……”

朱文正插嘴:“棋子?不是主謀?”

朱標搖頭:“他在士紳中的地位,還當不了主謀,頂多是厲害一點的棋子。還有更多的人,大概會永遠隱藏在幕後,和所有案件都沒關系。當他們失敗,必須蟄伏的時候,他們還會繼續兢兢業業為大明做事。如果爹和我不給他們機會成功,在青史之中,他們或許還會成為大明忠臣。”

他笑了笑,又道:“我們和他們,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到東風。這永遠不會結束的鬥爭拉扯匯聚在一起,就是一部王朝的興衰史。爹,放寬心,與天鬥與人鬥都其樂無窮。沒了這些爭鬥,當皇帝多無趣。”

朱元璋無奈:“就你嘴皮子利索,怎麽說都對。那你接下來要如何?換掉劉三吾,還是釣魚?”

朱標攤手:“不知道。”

朱元璋輕輕敲了一下兒子的額頭:“不知道?”

朱標道:“對啊,我只是太子,決定該由皇帝來做。我還要享受許多年不做決定不擔責任的悠閑生活。”

朱元璋:“……”

他第一次對標兒拳頭癢了。

徐達沒忍住笑:“老大,標兒說得沒錯,別什麽都推給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