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末將常葳懇請賜教(第3/4頁)

道同抹了一把眼淚,從地窖中遷出一頭小毛驢。

這是常葳在路上村莊用野物換來的毛驢。除了毛驢之外,常葳離開前還把短火銃和一把短刀留給了道同。

常葳手中的短火銃是最先進的燧發槍,雖然道同沒有接受過訓練,但只發出子彈,稍稍講解一下,道同就會使用。

短火銃和短刀可以用來嚇唬邊界上的普通匪徒,若見到駐紮在安南的明軍,也能作為身份證明。

“我會鬧出大動靜,盡可能地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我把令牌給你,你以欽差的身份盡全力往安南跑!高舉著令牌從官道跑!普通軍士不敢攔你!”

“我相信六安侯和永嘉侯,絕對不敢將真相告訴麾下將士,特別是安南和廣西接壤處駐紮的將士!只要我能拖住他們,你能過去的機會很大!”

道同雖是蒙古人,但在內地,他又從小讀書,沒有多少騎馬的機會。但毛驢作為民間常見的代步工具,道同還是會騎的。

小毛驢跑向官道,不斷往前沖。

路上不斷有人投來詫異的視線,還有官兵試圖阻攔。

官服已經破爛的道同高舉令牌,大喊:“聖上傳令安南,爾等讓路退下!”

或許是道同身上的破爛官袍被人認了出來,或許是不知真假的金牌令人畏懼,或許是道同的神色和聲音過於凜冽,官道上的行人真的讓開了一條路,讓道同騎著小毛驢,一路顛簸著往安南駛去。

直到道同看到了象征著邊界的柵欄時,一隊軍士將道同攔了下來。

道同看見那個人的長相,頓時心中痛苦萬分:“李彧!”

前廣東知省李彧將雙手背在身後,輕蔑道:“道知縣,面見上官不僅不跪,還直呼姓名。你可知罪?”

道同“呸”了一口,破口大罵:“李彧!你也是讀過聖賢書的人!你與不法豪強狼狽為奸,魚肉百姓,可對得起你讀過的聖賢書!對得起重用你的聖上!對得起你列代先祖!”

李彧冷哼:“道知縣,汙蔑上官更是重罪。你是來求速死的嗎?還不快快把他拿下!”

道同高舉令牌:“我有皇上禦賜令牌,誰敢拿我!”

李彧道:“你一個小小的知縣,哪有機會得到皇上賜予的令牌?這令牌是假的。他偽造令牌,罪加一等,立刻將他殺了!”

“他手中的令牌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本官手中的令牌可是真的。”

李彧話音剛落,一聲嗤笑從他背後響起。

李彧猛地轉身,發現不知道什麽時候,一隊佩戴著新式火銃的輕騎已經將槍口對準了他。

李彧還未說話,他身旁一將領疑惑道:“你們這是何意?永嘉侯派我等來抓賊,你們難道要幹涉廣西軍務?”

一身穿知省官服的青年人從舉著火銃的騎兵中走出,笑著從懷裏掏出一連串金牌,金牌上全刻著“如朕親臨”的字。

就算旁人不知道這青年是誰,但見到這串在一起的金牌,立刻就想起一個傳聞。

曾經明王給了陳標十塊“明王親臨”的牌子;之後明王成了皇帝,陳標成了朱標,十塊“明王親臨”的牌子變成了十塊“如朕親臨”的牌子。民間無不以此為笑談,感慨朱標有多受皇上喜愛和信賴。

從安南這邊過來的、身穿知省官服、手持一連串“如朕親臨”金牌的人,還能是誰?

“朱知省!”李彧腦袋一嗡,差點栽倒。

他身旁將士也一片嘩然。

“朱知省?”

“他是小軍師?!”

“是小先生!”

“為什麽先生會來這裏?”

李彧聽到將士們的話,心中恐懼更深。

朱標在軍中聲望極高,他就算巧舌如簧,也不一定能煽動廣西鎮守軍士違抗朱標的命令!

“你、你只是安南知省,怎麽能來廣西!”李彧聲音顫抖,試圖徒勞掙紮。

朱標微笑道:“你一個前、廣東知省都能命令廣西鎮守軍士殺人,我拿著十塊‘如朕親臨’的金牌,哪不能去?拿下他。”

他身後一騎兵立刻槍口冒火,子彈準確無誤地打在李彧腿上。

李彧立刻栽倒在地。

騎兵下馬,將李彧捆好,丟到了馬背上。

朱標下馬,道:“令牌給我。”

道同終於從這突發狀況中回過神,一邊將令牌遞給朱標,一邊哭喊道:“朱知省!朱知省!常將軍有難,快去救常將軍!”

朱標臉色一變。

他低頭看了一眼金牌,從金牌上看到了常葳的名字——他爹賜予的令牌總是精準投放,以免丟失後被人挪作他用。所以欽差常葳手持的金牌上,自然也刻有常葳的名字。

朱標將常葳的金牌揣好,把自己的金牌抖了抖:“見此金牌,如朕親臨!明軍聽令!”

在場將士皆跪下。

朱標頓了頓,沉聲道:“永嘉侯和六安侯生變。燕王朱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