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末將常葳懇請賜教(第2/4頁)

但他心中又不由對常葳生出了敬意。

王志不是一個本性卑劣的人,只是好享受了一些。他分得出好壞對錯,也分得清誰值得敬佩誰值得唾棄。

他拎著長矛,正準備答應常葳。朱亮祖策馬繞過王志上前,沉聲道:“我和你打。”

常葳道:“父親遺憾道,論武藝,他曾不如永嘉侯。而後他武藝精湛,又沒機會與永嘉侯切磋。這次末將搶在父親之前了。請!”

朱亮祖手中長刀夢猛烈顫抖了一下,但仍舊朝著常葳揮了過來。

常葳雙手握住大刀,從側面將朱亮祖長刀彈開,然後順著刀杆向朱亮祖劈去。

朱亮祖長刀橫旋,用刀杆架住了常葳的大刀,並反手持在長刀刀杆上方,用刀杆末尾刺向常葳。

常葳身體往一旁傾倒,避開刀杆,大刀還鞘,與朱亮祖拉開距離,彎弓搭箭,射向朱亮祖。

朱亮祖將長刀像長棍一樣一旋,擋開弓箭,將長刀斜插在馬鞍上,也拿出弓箭,嗖嗖兩箭射向常葳。

王志和眾多軍士退後,在中間留出了一大片空地,即能阻擋常葳逃離,又給兩人足夠的鬥將空間。

常葳和朱亮祖在這片空地中來回兜圈子,頃刻間,兩人都已經向對方射了十多箭,雙方身上都有擦傷。

王志不由慶幸,還好他沒有上前。

與仍舊勤於練武,雖然作威作福,但在軍務上也並不疏忽的朱亮祖相比,王志沉湎酒色,身子骨被掏空了不少。

射箭需要手穩。他長久沒有拉起弓箭,恐怕很難射準。何況朱亮祖力大無窮,常葳手持大刀居然能抵擋住朱亮祖的長刀,可見常葳的力氣繼承了常遇春,十分可怕。王志擔心自己與常葳架招的時候,被常葳擊退可就丟臉了。

朱亮祖心中也十分驚訝。

誰都知道,女子力氣不如男子。即使皇帝麾下有兩員較為出名的女將,但若只論單打獨鬥,朱亮祖有足夠的底氣輕視她們。

但常葳居然能與他長短兵相接打得有來有回,他的力氣與壯年時並未衰退,常葳的力氣有些過分驚人了。

朱亮祖想起曾經在南京的時候與常遇春喝酒,好奇常遇春為何讓女兒繼承“屯田”的旗號,明明常遇春有兩個歲數相差不離的兒子。

世人皆知,應當讓兒子繼承家業才是。

常遇春當時說,女兒更像他,兒子有自己的路。

他還以為常遇春所說的是女兒心軟,更擅長屯田。或許他錯了,常遇春所說的像,是全方位的像,包括常遇春那天賦異稟的武力值。

朱亮祖不由更為認真,甚至打出了幾分熱血澎湃的感覺。

大明雖有大戰,卻都讓朱國瑞家的小子們撿了便宜。他已經很久沒有酣暢淋漓的戰鬥過。此刻他終於找回了曾經跟隨皇上征戰天下的感覺。

常葳表面上沉著冷靜,心裏已經確定自己會輸。

她對身上武力一向自傲,曾以為就算自己有不認路等缺點,但僅憑這一身武藝,也能躋身大明名將之列。

校長當時笑著搖頭,說她這不是自信,是自負。

“你武將天賦驚人。但如你這樣天賦的武將,皇上麾下太多。不說國公,就是隨意一個侯爵,在全盛時刻武力都不輸你。”

“改朝換代之際,正是群雄並起之時。後來者要比上你父親那一代的璀璨,還差得遠。”

常葳當時雖然接受了訓斥,但心中仍舊不以為意。

雖然父親厲害,但說和父親一樣的人還有很多,她可不信。

比如她嘴上說“我父親曾經不如永嘉侯”,但對永嘉侯朱亮祖傳言的武力值,也不是特別相信,以為事有誇大,或者有客觀原因。

畢竟常葳是“將二代”,“將二代”和“將一代”切磋的機會太少。就算有機會,“將一代”要麽老了,要麽會讓著晚輩。

此刻生死搏殺,常葳終於明白,上一代的“璀璨”。

她不由眼眶發紅,忍不住咆哮:“永嘉侯!你有這等本事,輕松可光宗耀祖、惠及子孫。為何被蠅頭小利所惑,走上絕路?以皇上的英明神武,即便兩廣天高地遠,也絕對能得知真相,你逃不掉的!”

朱亮祖沒有回答,只是剛生出的澎湃熱血又漸漸冷卻。

已經走到這一步了,他還能回答什麽?

……

道同蹲在地窖中數著時間,在數到與常葳約定的時間後,爬出地窖看向遠方。

常葳沒有回來,山上也沒有燃起煙霧。

這是常葳告訴他的最危險的“傳訊信號”。

常葳出發時,帶著能發出紅色煙霧和白色煙霧的傳訊爆竹。若是前路危險,她會燃起紅色煙霧,道同將回到地窖繼續躲避;若是前路安全,她會燃起白色煙霧,道同朝著她靠近,節省逃跑的時間。如果時間到了,常葳卻沒有燃起煙霧,那就是事態危險到她無法傳訊的程度——常葳陷入了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