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昏暗的房間,奇怪的光影,仿佛活過來的畫像。

小孔成像.jpg。

“有意思。”布置的時候,李善長和燕乾蹲在小孔處研究了許久。

通過一個小孔,可以把另一邊的物品投影等比例或者縮小投影到另一邊,造成了畫像上出現重影的假象。

在這個房間畫像另一邊,有一尊倒著的嚴肅孔子像。

說實話,若不是朱標的要求,李善長和燕乾絕對不會做如此……折辱孔子像的事。

“但真的很有意思。”李善長和燕乾再次道,“海市蜃樓難道也是這個道理?”

朱標道:“小孔成像和海市蜃樓背後的原理雖然都和光線傳播有關,但具體原理不同。”

朱標簡略為李善長和燕乾解釋了光的直線傳播、光的散射、凸透鏡原理等光的基礎運用。

本來朱標想要弄一個投影儀出來,直接給孔希友上演一出孔聖人顯靈。但從他萌生出這個念頭,到制作出可以用的簡陋放映機,時間實在是太短,他做不出來。

小孔成像只需要調整小孔和光源距離,比制作凸透鏡容易多了,朱標就搞了一個簡略版的。

還好,效果也不錯。

“許多神跡背後都有相應的科學道理。你們看過所謂的天書,應該知道什麽是辯證唯物主義。”朱標道,“我不否認神靈的存在,但如果神靈真的存在,我相信我們有一日,也能觀測祂,認識祂。”

朱標笑了笑,道:“雖然用這些東西來偽裝神跡,或許對我私人有好處。但我希望,大明的百姓都不要相信神跡,保有一顆願意認知世界的心。這也符合儒家教化的定義吧。”

春秋戰國時代,人分為四等,第一等為包括天子、諸侯、士大夫在內的貴族;第二等為可以居住在城中、為諸侯耕地、負擔徭役兵役的“庶民”;第三等為在城外居住、耕種最貧瘠的地的“野人”,又稱“氓”;第四等,自然是奴隸。

在這四等人之中,只有貴族才有學校;庶民如果得到了貴族賞識,成為貴族的附庸,就能被貴族賜予受教育的權力。

野人和奴隸沒有受教育的資格,並且被認為天生愚蠢。一些貴族如果發現氓和奴隸識字,還會懲罰他們。

這一點,和如今的西歐封建領主農奴制度差不多。西歐現在也是這副鬼樣子。

在“禮樂崩壞”的年代,出現了百家爭鳴,許多有識之士都希望普通百姓也有受教育的權力,這就是“私學”的興起。

孔子就是其中推行私學最盡力的人。

孔子的“教化百姓”,涵蓋了貴族、庶民、野人。他的弟子雖然沒有奴隸,但奴隸是別人的私產,自然不可能來向他求學。祖上是奴隸,之後因為立功等成為庶民、野人的弟子,孔子來者不拒。

這就是儒家的“有教無類”。

孔子當然也有時代局限性,比如他沒想過解放奴隸,也較為歧視女性,不認為平民女性也該有受教育的權力。但在當時,他已經是當之無愧的聖人。

孔子的“有教無類”的思想給華夏造成了深刻的影響,讓華夏文明是唯一一個平民甚至奴仆可以受教育,並且會因為“會讀書”受人尊重的封建文明。

曾經是奴仆也罷,家徒四壁也罷,只要能讀書,就不會有人歧視他們的家境。甚至連朱元璋這樣的佃農,小時候家中人沒被餓死的時候,也是讀過私塾的。

朱元璋讀的這種私塾,就是秉承“有教無類”的家中有錢有閑的文人開的。他們只需要收很少的束脩——比如幾條臘肉、一只雞,就願意孩子入學。就算送不起束脩,那些孩子也能在私塾外旁聽,先生們不會將其趕走,只是不為其解答問題而已。

所以華夏的封建王朝中,雖然因為經濟問題,能讀書的人可能只有十之一二甚至更少,但從社會規則上,百姓誰都有讀書識字的權力。

哪怕他們沒有科舉的權力,也有讀書識字的權力,不會因為讀書識字而被人責打砍頭。

儒家有千萬不好,光是“有教無類”對華夏文明的影響,就值得後人仍舊對其抱有幾分尊重。

朱標侃侃而談,說著自己如何在公學中普及自然科學,特別是將民間常用的騙術和神跡編入課本,教導給學子們的計劃。

朱標這個後世的靈魂可不管這些學生們能不能接受那麽多知識,無論是識字算數還是基礎自然科學,還是政治經濟地理歷史,以及這個時代讀書人必讀的四書五經,他要一股腦地塞進公學的教學大綱中。

公學會用最簡潔的白話文告訴這些學生們知識,讓學生們不求甚解,但求了解。等給他們奠定了基礎的知識體系之後,再讓他們選擇自己的未來。

比如進一步鉆研四書五經,詩詞歌賦,成為一個正統文人考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