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又來碰瓷標兒喊冤(第2/4頁)

所以歐陽修的後人能被他一幅字打醒,不與士紳豪強同流合汙,也不為怪了。

朱標轉移話題:“陛下想讓我主持修《元史》,我想起了歐陽修主修了《新唐書》,有些感慨罷了。”

李善長臉一黑:“修史?!為什麽主公要讓你去修史?你應該留在北京!”

朱標立刻安撫:“我的官職不變,只是多了掛一個《元史》主修的官職而已。”

李善長仍舊滿臉不悅。他用拐杖狠狠砸了幾下地面,道:“修史讓翰林院的人來就行。宋濂他們難道不會修?陛下何必給你增加無謂的負擔!不行,我要給陛下上折子!”

朱標拉住李善長,道:“修史是把握話語權的重要手段。我只是定下標準,然後審核成稿,又不是自己編纂書寫史書,哪可能累著?政務之余看一下元史的初稿,算是放松了。”

李善長無奈:“既然標兒你說是放松,那便罷了。但你可千萬不要累壞自己。”

朱標曲起胳膊握拳:“放心,我每日都睡眠充足,保證四個時辰的睡眠,絕不動搖!”

李善長想著朱元璋平時只睡兩個時辰,點了點頭,道:“你中午還可以再休息一刻鐘養養神,千萬別累著。”

古代文人將白日睡覺作為懶惰的象征,所以他們並不提倡午睡。

但李善長在朱標這裏就完全不管什麽傳統,朱標說想休息,睡上一整日都沒關系。

朱標接受了李善長的好意,道:“好,我一定照做。”

李善長滿意地捋了捋白胡須,道:“標兒,你選好修史的人了嗎?”

朱標道:“宋先生他們都想加入。除了他們之外,我想讓王亮也加入。”

王亮現在還賴在勞動改造營當老師。

他寫的《大元丞相脫脫傳》在報紙上刊登後,時人無不為丞相脫脫垂淚,咒罵大元的亡國之君。

觀者評價,當脫脫死的時候,大元就已經死了。之後那麽多年,不過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因這篇文章,王亮的名聲比他在大元做官時還響亮。

李善長和王亮交談過,知道這個人很有才華:“他連勞動改造營都不肯出,會去修史?”

“他是元朝舊臣,修《元史》他肯定願意。”朱標長嘆一口氣,“終於可以把他送到南京去了。”

李善長失笑:“怎麽,你不是差點罵死他,難道還怕他?”

朱標抱怨:“我真的沒有差點罵死他……唉,他總是三天兩頭來找我吵架,說要扳回一城。我不應戰他生氣,我應戰他也被我氣,唐大夫已經抱怨過我很多次,說下次再把他氣暈就不救了。”

李善長大笑:“劉伯溫羨煞標兒!”

朱標翻白眼。

劉伯溫先生現在發現自己罵不死人,動不動就要給別人扣滿門抄斬的大帽子,比自己背負罵死人之名可怕多了。

朱標擔心,後世劉伯溫不再成為著名賢臣,而是成為著名佞臣。

王亮果然被修《元史》誘惑到南京去了,朱標松了口氣。

朱標在岸邊大喊:“別回來啦!”

王亮站在船頭揮袖子:“休想!”

同樣站在岸上送別好友王亮,正抹著眼淚的趙老先生差點憋不住笑出來。

朱知省,送別呢,你們嚴肅點!看看氣氛!

“趙老先生,你真不去南京?”朱標送別之後,再次問道,“以趙老先生的學識,修個《元史》綽綽有余。”

趙老先生笑道:“教書不比修史有趣得多。現在不用每日擔心王公被你罵死,我更輕松了。”

朱標臉漲得通紅:“我沒有罵……辯論、辯論算什麽罵,何況是王老先生自己來找我辯論!”

趙老先生笑得更大聲。其他人也笑出了聲。現場充滿了快活的氣氛。

這個時代沒有魯大爺的經典,每個時代都會有魯大爺經典。

王亮都已經到了南京,與新的同僚們罵成一片時,山東知省還沒和豪強士紳的代表商談完畢。

朱標有點煩了。

他寫信詢問,才知道山東這群人請出了一個硬茬子,讓歐陽衡難以招架。

不過歐陽衡還是頂住了,這群人不松口,他就用拖字訣一直耗著,現在對方終於有和解的跡象。

“山東曲阜啊。”朱標手中來自山東的信件不僅有歐陽衡送來的信,還有常葳送來的信。

常葳在江浙強硬推行井田制之後,就來到了山東。

山東已經推行過一次井田制,但因為倭寇橫行和士紳頑固,現在有反復的跡象。

常遇春本來想親自提刀殺到山東,但常葳以自己離得近,爹繼續鎮守西北,為甘寧等元朝殘存勢力較為頑固的地方分田為由,接過了常遇春的任務。

常葳信中所寫的內容,也和山東曲阜有關。

這個孔家已經被歷代統治者慣壞了,將曲阜當做國中國,完全把推行井田制的事不放在眼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