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為後世子孫萬代計

無論是朱標的預想,還是朱元璋的預想,都還需要時間籌備。

遠航不是小事,又是一筆令人頭疼的經濟仗。

陳東等人要至少明年才能返航。靠近北邊的航線秋冬集結很容易遇到冰山,要到了仲春出發才最為安全。

等陳迪多往返幾次,摸索出更多安全的路線後,他們就算沒有蒸汽機,順著季風和洋流的方向,每年也能做往返幾次。

陳東等人安心住下,指導已經朱元璋也不例外。

他這一代能證明地球是球形的,那不搞一個大的,讓後人都用咱們大明的標準?

朱元璋摸了摸下巴的胡須,道:“這起始線,穿過南京的龍椅如何?”

朱標哭笑不得:“如果皇上要重修宮殿怎麽辦?不如穿過天壇中軸線?天壇不住人,就算重修也可以繼續修在遠處。”

朱元璋想了想,嘆氣道:“好吧,天壇確實更合適。”

於是在朱標的蓄謀下,明太祖輕描淡寫就把零號時區和零號線放到了南京。

後世學生們對此感恩戴德。

他們計算時區和經緯線的時候,比朱標前世時不知道簡便多少。

“我們派人出航的時候,順便計算一下地球的面積。”朱標樂呵呵道,“我們船隊的地圖先別標注東大陸,其他的都標注好,方便全世界百姓。”

朱元璋瞥了兒子一眼,似笑非笑:“標兒,你一定在想什麽壞主意。”

朱標理直氣壯:“沒有壞主意!我只是在為他們制定標準。你知道標準有多重要嗎!對了,我們歷法也改一改吧。年號仍舊能沿用,但如果將來沒皇帝了,我們就只能用別人的歷法了。弄個黃帝歷炎黃歷好不好?或者盤古歷!”

興奮、興奮!

朱元璋一琢磨,還真是這麽一回事。

朱元璋現在已經接受了“明朝會滅亡”,並且他表示“明朝後誰他媽再當華夏的皇帝我詛咒他坐上龍椅就暴斃”。沒有年號,這歷法就得提前弄好。否則用外國人的歷法,多丟臉?

“確實,讓欽天監的人商量商量。”朱元璋道,“他們翻翻史書,應該很快就能制定出來新歷法,到時候新歷法和年號並行。標兒,你還有什麽想法,都一口氣說出來。”

朱標很不客氣的從懷裏掏出厚厚一本書,從天文歷法到地理名詞再到數學物理化學術語等,都寫了如何定義的建議。

朱標不是專業人士,這些要交給專業人士來制定。他只是拋磚引玉。

後世人都知道,“標準”等於話語權。不趁著大明屹立世界之巔的時候把話語權制定了,被西方人搶占話語權後,很多學者就會越學習西方人占據主導權的領域科學(特別是人文社科),越被洗腦。

朱標不知道華夏將來會不會再次沉淪,但現在老祖宗把“標準”定下,子孫後代重建華夏輝煌的時候,就能拿著史書“自古以來”,不用從零開始,用別人的標準。

朱元璋翻看著朱標的書,心中浮現一句話,“為後世子孫計”。

朱元璋笑道:“這確實很重要。禮部那些人天天鬧著一會兒復原這個朝代的禮儀,一會兒復原那個朝代的禮儀,不如讓他們吵這個,還有意義一些。”

朱標使從地底下挖出來銅鐵礦。他們沒去挖,只是因為石制的武器已經足以讓他們在雙腳能到達的範圍稱雄罷了。

實際上印加帝國和阿茲特克帝國的金屬冶煉和打造工藝已朱標知道,陳東說的是火雞。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奇跡,有智慧生物存在的星球是奇跡中的奇跡。

在有智慧生物存在的星球上,文明的發展也需要看運氣。

後世有許多研究美洲文明的書籍,總會悄悄藏一些和事實不符合的思想,好像美洲文明在殖民者到來之前,過的是野人般的生活。

不知道何時,連玉米、土豆、紅薯等馴化,都變成了西方殖民者的功勞。

其實就算沒有研究過美洲的歷史,只看華夏自己的歷史書,在明中後期,玉米已經傳到了明朝。即使明朝統治者沒有重視,玉米的模樣已經被描繪下來,和現代玉米模樣幾乎沒有區別。

沒有哪一種農作物,會在短短一百年就能進化完善。

如果有機會去瑪雅文明遺址旅遊,旅客們會看到一副瑪雅人向太陽神進獻玉米的壁畫。考古學家已經確定,瑪雅文明主要的糧食就是玉米。

希瓦托特拉巖洞遺址中發現了仿佛麥穗一樣的原始玉米,那是距今九千年的事。九千年時光,美洲人的智慧,為世界奉獻了三種高產的作物和許多風靡世界的調料、蔬菜。他們並不是只知道采集和打獵的野蠻人。

美洲文明沒有發展起來,只是運氣不夠好。

一塊孤零零的大陸上人太少了。他們最適合發展文明的緯度,又只是中美洲狹窄的一小段——在這個時間已經滅亡的瑪雅文明,和還存在的印加帝國、阿茲特克帝國都在這個緯度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