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第2/4頁)

朱標開玩笑道:“爹,你和朝中的那群人待久了,被他們帶的思想僵化,已經不是以前的豪商了!”

朱元璋輕輕敲了一下朱標的額頭:“別頑皮。”

馬秀英也從隔間裏走出來,揉了揉朱標的額頭,輕罵道:“標兒已經長大了,別老是敲標兒的額頭。”

朱元璋道:“他再大也是我兒子。”

朱標等爹娘吵完之後,才解釋道:“憑借我個人的品德聲望……”

他說到這,笑著搖搖頭:“得到的供奉能有幾次?而且供奉就真的是免費嗎?免費的東西才最貴啊。有什麽比人情更貴?”

朱元璋若有所思:“這倒是。他們給你獻東西,下次要找你幫忙,你不好拒絕……你不好拒絕就告訴爹啊!”

馬秀英正頷首表示同意,聽到朱元璋厚顏無恥的話後,用胳膊肘撞了朱元璋的腰一下,道:“你不要臉,標兒要臉。你名聲不好,標兒名聲好,你們不是更好做事?”

朱元璋揉了揉腰,齜牙道:“夫人,你動手也太狠了。好吧,也對。所以標兒你就把供奉變成了生意?”

朱標點頭:“只有利益交換,才能長久的從對方手中拿到東西。貪官汙吏的官商勾結,本質上也是一種做生意。商人要牟取更多的利益,貪官為其提供保護而獲得分成。我只是把交換的利益,變成了合法合理也合乎道德而已。”

馬秀英插嘴道:“也更符合咱們大明的利益。讓更多的商人合法的與高麗做生意,大明才能收更多的稅。”

朱標道:“娘一點就透,比爹聰明。”

朱元璋瞪了朱標一眼:“你爹怎麽不聰明?我也想到了!商人逐利,就算我……們大明禁海,他們也會偷偷與海外交易,就和以前向草原走私鹽鐵的商人一樣,說不定還會賣掉大明。能真心給百姓捐錢捐糧的商人,就算想著有利可圖,也比一毛不拔的商人強多了。讓他們先……呃,標兒你說的,那個叫做大做強,對大明更有好處。”

朱標誇獎道:“爹也很厲害!對,這些人至少從未偷稅漏稅”

這“從未”不是說沒有合法避稅。只要他們是合法避稅,朱標就不會對他們如何,頂多修補漏洞罷了。

大明的商稅基本出自朱標之手,對商人盤剝並不多,而偷稅漏稅懲罰極重,抓到就是抄家殺頭。所以大部分商人都樂意主動交稅,不需要官府催。

至少在北京是這樣。

在朱標手中,沒有官員層層加碼的現象,商人們過得很滋潤,所以北京出現了困難,他們才願意慷慨解囊。

封建士紳重土地,但也都知道商業才是來錢最快的方式。所以幾乎每個豪商背後都是當地士紳,朱標掌握了這些商人,也就掌握了當地士紳的錢袋子。

這就是朱標在朱元璋每次打下一個城池,就能迅速將這個城池盤活的原因之一。

朱標有的是法子讓這些人雙手將自己家產奉上——這不是拿出家裏不需要的陳糧,而是咬牙把家產都拿出來,跟著朱標去“賭博”。

能把生意做大做強的商人,內心都不缺“賭性”,朱標太了解了。

“他們是賭徒,而我是莊家。”朱標解釋道,“他們先跟著我賺錢,等我撒開手之後,他們可能賺可能賠,但我永遠不會虧。而我都撒開手了,他們自己生意做得不行,和我有什麽關系?”

朱標露出陰險的笑容,朱元璋和馬秀英對朱標的濾鏡比北京和南京城墻加起來還厚,直誇標兒聰慧。

他們在朱標這裏取經後,學到了許多,腦袋裏已經想到之後要怎麽回去試試朱標的手段。

之後朝廷將要鼓勵海商貿易,這些事他們必須學好,大明才能穩賺不賠。

朱標收了為首者幾車陳糧。為首者立刻就送來了更多的糧食和布匹,並承諾後續會再送東西,以購買上船名額。

即使朱標不讓為首者告訴別人,但這個不告訴,差不多就是“嘿,我給你說個秘密,你千萬不要告訴別人”,很快就傳遍了北京,甚至北直隸所有豪商耳中,並向南方傳遞。

高麗的人參和毛皮一直是緊俏貨,大明的絲綢瓷器等在高麗更是利潤高得可怕。朱標這個商人們人盡皆知的財神爺要親自去高麗開辟航線,誰都知道誰能上朱標這艘船,財神爺指縫裏漏出一點,就足夠他們吃很久。

只有三日時間,商人們都快瘋了,恨不得身上長了翅膀,去北京獻糧獻錢,求一個上船的名額。

還有的商人是在三日後才得知消息,氣病了的人不在少數。

如果我得不到這個賺大錢的機會,就不要讓我知道這件事啊!

為什麽我不在北京城!

搬!以後財神爺在哪裏做官,我們商號總鋪子就在哪裏!

搬家搬庫房的損失,財神爺的金手指隨手一個指點,就能十倍百倍賺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