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你知道漢唐使臣嗎(第3/4頁)

湊巧,草原上的殘元也派了使臣來安撫梁王,讓梁王扛著大明的進攻,爭取幫助元朝“光復中原”。

雖然殘元回到了草原,被迫恢復成草原奴隸主。但已經見識到了中原大地的繁華,習慣了文明人的生活,誰又願意繼續住在帳篷裏?

就算草原奴隸主每天有吃不完的肉,但元朝皇帝和太子更喜歡吃禦廚用牛羊肉調味做出來的素羹。

雲南作為大元留在南方最後一塊地,他們對其抱有很大期望。

於是,一位和朱元璋正讓人著書立傳的丞相脫脫同名的蒙古使臣脫脫,帶著十幾人護衛,灰頭土臉來到了雲南。

其實脫脫帶人南下的時候,護衛有千人之多。

只是他人帶太多了,太過顯眼,一路被明軍追著揍,雖然運氣好來到了雲南,但只剩下十幾人了。

沒攔住他們的藍玉為此發了好大一頓脾氣,去深山中親自當先鋒剿滅了好幾個匪寨,把匪徒們全部掛在了樹上,看著被匪徒們殘害的百姓鄰裏和親朋,拿著鈍口的柴刀、斧頭,把這群匪徒一個個削成了人棍。

陳英知道藍玉的習慣後,扶著額頭嘆息了許久。

藍玉真的和常遇春只是姐夫和小舅子,不是有血緣的親兄弟嗎?這脾氣,簡直……唉。

這兩個殘暴的家夥,居然成為百姓口中最具傳奇性的“大善人元帥”。葉大先生真的很可怕。

藍玉很擔心逃掉的元朝使臣會給王袆等大明的使臣帶來麻煩。王袆的回信讓他安心,並告訴他,自己一直在等待一個時機,現在這個時機已經來了。

雖然偷偷駐紮在這裏的明軍只有三萬余人。並有一萬人分散成幾百人的小隊,隨著王袆派來的人不斷帶來的地圖,偷偷潛入了雲南各處險地,等待大明軍隊到來。

王袆是個很謹慎的人,他既然向朱元璋承諾,朱元璋就相信他,給予他讓川蜀軍隊全面配合的軍師的權力。

同時,陳英率領直屬自己的五千新式火銃隊悄然來到了這裏。

在大部分大明將領眼中仍舊是小將的陳英和藍玉,分別成為進攻雲南先鋒軍的主將和副將。

除了這兩人,花文遜也率領三千人前來支援,被朱元璋命為先鋒軍偏將。

明軍拔營的時候,花文遜正把自己掛在樹上睡大覺。

藍玉一腳踹到樹上,大喊道:“猴子,下來,準備去接你幹爹了!”

花文遜罵道:“你是想摔死我嗎!”

他一邊罵一邊手腳利落下樹。

藍玉嘲笑道:“喜歡在樹上睡覺的人,總有一天會自己摔死,還需要我來?”

陳英打圓場:“好了好了,幹正事了,別鬥嘴。”

陳英很頭疼。他離開了朱文正和李文忠,怎麽還是要時不時勸架?

明軍準備拔營離開時,從雲南那邊的高山上,一群幹瘦百姓身上帶著溜索,從陡峭的山崖上滑下。

為首的人一口奇奇怪怪的官話:“花將軍,你們終於要來雲南了?”

藍玉一面對百姓,仿佛印在臉上的自帶嘲諷的高傲笑容,立刻變成了儒雅明朗,看得花文遜一陣反胃:“是。你們躲好,我很快就能來幫你們分田。”

從高山溜索下來,不知道是雲南哪個民族的百姓手舞足蹈。然後他們只回去了一半人,剩下的一半人自願替明軍引路。

藍玉派出的一萬人,身上不僅帶著王袆差人帶來的地圖,還有雲南本地人引路。

他們有些人甚至扮成了山民的模樣,先去村落山寨裏,然後等候命令。

藍玉很信任那群自願引路的人。

他在川蜀經營的時候,已經逐步接管了川蜀邊境的“行政權”。

雲南是土司自治,除了收稅和征丁,不會對基層有過多管理;土司治下大部分是奴隸制,他們也不會太關心這些賤民,只需要他們供奉糧食和人口。

元朝將雲南納入直屬版圖後,其他地方的人難免湧入雲南,對土司奴隸制造成了極大沖擊。一些土司也接受了漢人更為先進的“封建管理”理念,從奴隸主轉化成了封建主。

在於外面人頻繁交易和交流後,山民自身也發生了變化,開始有了“想過得更好”的想法。

臨近的川蜀百姓日子越過越好,都很少餓死人了。雲川邊境的百姓們難免心生羨慕,想往川蜀逃。

川蜀百廢待興,藍玉來者不拒,只要好好遵守律令,勤懇勞動,賺取“流民積分”,都有田地可分,還能接受最基礎的識字識數教育。

這群雲南逃來的流民吃飽肚子之後,就會開始想家,希望家鄉也變得如隔壁川蜀一樣好。

他們帶著川蜀的消息回家後,就是藍玉蠶食雲南的前哨站。

這是常遇春曾經對巴蜀明夏政權做過的事,現在藍玉依葫蘆畫瓢,用在了雲南上。

沒有人比雲南的百姓更了解有哪些路可以進入雲南的腹地。王袆又帶來了各大城池的城防和軍營圖,藍玉很有信心直取昆明和大理,打雲南一個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