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你知道漢唐使臣嗎(第2/4頁)

康茂才雖然聽得心情澎湃,但也有些疑惑:“大明和大漢不同,就算我們不死在這裏,皇帝陛下肯定也要出征雲南。”

花雲白了康茂才一眼,他那一雙白眼球在黑臉上特別顯眼,嘲諷力十足:“蠢!王公這番話主要是說漢唐使臣背靠強大的國家,能一人滅一國。王公讓我們學的是漢唐使臣悍不畏死的豪氣、膽略。你這個叫……嗯,標兒講課裏說過,叫形而上學!”

康茂才:“……”他居然被花雲嘲諷了?回去就提燈苦讀!

王袆失笑:“的確。我雖已經做了準備,但此計謀要算計人心,而人心難算啊。不過以兩位將軍的身手,帶著騎兵殺出重圍很容易。遁入山林後,即使是雲南本地人,也難以找到諸位。所以兩位將軍不必太過擔心。”

花雲立刻道:“我和老康倒是容易沖出去,但你也得出去啊。”

王袆道:“我能逃,當然也會跟著逃。要是逃不了,在雲南為大明殉節也不錯。這計謀畢竟是我出的,我應當為它付出代價。”

康茂才立刻道:“王公,別這麽說。我們都要一起回去。”

花雲連連點頭:“對啊,我和老康冒充文臣出使,不就是為了保護王公你?”

王袆哈哈大笑:“二位將軍已經當了很久文臣,本就是文臣,何謂冒充?”

康茂才失笑:“這倒也是。”

花雲捂著耳朵,瞬間蔫了:“不,我不是。”

康茂才忍不住和王袆一起哈哈大笑起來。

另一艘以護衛之名偷偷跟著三人的船只上,正在打瞌睡的梁王侍從們被三人的大笑嚇了個激靈。

他們沖出船艙看了一眼,然後繼續回船上睡覺。

半年前,他們還會想方設法打探王袆的一舉一動。半年過去,監視的人已經很懈怠。

王袆等三人下船後,繼續這半年的“工作”。

他們尋訪雲南官員,將新得到的報紙分享給他們,告知他們大明的強盛。

雲南地處偏僻之地,對外界並不了解。雖然大明說元朝已經覆滅,他們中很多人仍舊不相信。

王袆帶來了一馬車的舊報紙,讓這些人長長見識。

最初大部分人都認為王袆帶來的報紙上面的消息是假的。王袆只笑著讓他們自己去查。

半年時間,足以讓他們去旁邊已經被大明占領的地方偷偷打探,傾向大明的人越來越多。

蜀道難,無論是從長江三峽的水路走,還是翻閱巴山秦嶺,道路都十分險峻。

但經過一代又一代巴蜀百姓的開拓,蜀中商隊早已經能夠往來全國各地。特別是走川東長江水路,與長江中下流的溝通與交流,在這個時代已經算得上比較便利。藍玉一兩月就能和南京交流一次,購買這期間的舊報紙。

這些報紙在王袆派人去報平安的時候,他就會捎帶給王袆一份。王袆拿著最新的報紙去遊說雲南的那群坐井觀天的鄉巴佬。

所以王袆也不是一直在遊玩,還是有一邊遊玩一邊做正事。梁王這才沒有對王袆太過警惕。

在信息閉塞的梁王看來,三個文臣沒什麽好忌憚,即便有個文人長得粗獷一點,這個亂世中長相粗獷的文人又不少。從言談舉止來看,那位姓花的副使臣確實是文官。

如果王袆真的只顧著遊玩,什麽都不做,梁王就會懷疑王袆有什麽陰謀了。

雲川邊境,在一千人騎兵營的背後山林中,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有了新的兵營,沿著狹長的山道,綿延幾十裏。

蜀中山林挺涼爽,陳英坐在一棵樹下,正翻看從南京新帶回來的報紙。

“文英,王公要行動了。”藍玉一邊用大大的葉子當扇子呼哧呼哧扇風,一邊笑著走過來,“真是讓我們好等。”

陳英放下報紙,道:“這半年我們一直在悄悄調動物資,可不算等。希望子充先生不要冒險。”

藍玉道:“有康將軍和花將軍護著,王公怎麽會有事?”

陳英搖頭:“子充先生的性格你不清楚。他有時候性格很激烈,而且很會講道理。康將軍和花將軍恐怕會被子充先生說服。”

藍玉想起自己的老師,眉頭跳了跳:“說得也是。我們得趕緊出發。”

陳英點頭。

王袆一月一次的報平安,也是傳遞信息。

梁王雖然知道信使肯定會傳遞信息,但他不敢阻攔,且對雲南險峻過分自信。

梁王現在不知道外界的情況,不知道元朝究竟滅沒滅。身在雲南,他不像其他元朝宗室一樣,打了敗仗可以回草原。除非他身上有一對翅膀,否則他不太可能跨越大半個華夏腹地逃回草原,只能殉國。他不想殉國。

但就這麽投降了,梁王又很不甘心。

假如大明是騙他了的呢?

梁王一直在向北方騙派出使臣,試圖打聽元朝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