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那不就證明他錯了(第2/2頁)

身處什麽位置,才會考慮什麽事。朱元璋考慮的事,朱標暫時沒想過。他只是出自最樸素的義憤,不願意讓降臣降將和付出了鮮血的大明將士官宦平起平坐。

都給我滾去勞動改造營改造一圈,再按照流程來當官!

朱標也知道,自己這種舉措其實有些可笑,並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改變。

但人非聖賢,堅持一些可笑的舉措,能讓自己心裏舒坦,才是真實的有感情的人。

朱標從不認為自己是聖人。所以他樂意在允許的程度上,依照自己喜好做事。

就算朱元璋怪罪下來,他也理直氣壯。

朱標再次一字一頓道:“活著比死了更難。大明現在就像是初生的樹苗,有無數人想把大明變成大元,讓官宦能繼續趴在百姓身上喝血吃肉。所以,大明需要有過來人呵護。可是,這樣的過來人,真的有嗎?”

王亮啞聲道:“張昶不是在你們那裏嗎?”

朱標眼中流露出笑容,明明是笑容,卻異常悲傷:“皇上給了張昶很多次機會。但張昶上的折子,不是歌功頌德,就是希望皇上享樂。他上次還讓皇帝修大宮殿,大陵墓。對了,他還和皇帝說,要用嚴峻的刑罰懲治百姓。”

“張昶是一代大儒。就算我不怎麽喜歡程朱理學。但我想程朱理學,二程和朱子,絕對都是深愛著百姓,希望為百姓謀福祉的。”

“儒家聖學中,絕對沒有任何文字,教他如此對皇帝獻策。”

朱標很認真地問道:“我真的想不明白,對元朝皇帝的忠誠,對貧苦百姓成為皇帝的恐懼,就可以讓一個舉世聞名的大儒輕松背叛所學,就為了讓大明失去民心嗎?在大儒眼中,民心是什麽?不是一顆顆鮮紅的心臟,不是活生生的人嗎?”

朱元璋攥緊了拳頭。

王亮沉默了半晌,他問道:“張昶現在人呢?”

朱標道:“皇上讓他閉門著書,為丞相脫脫平反。可他寫了許多年,都沒有寫出來。”

王亮再次沉默了許久,道:“因為他寫出來,就證明他錯了啊。”

朱標也沉默。

半晌,朱標收起眼中的悲傷,道:“就是想讓他承認,他錯了啊。”

王亮問道:“他如果承認,你是否會放過他?”

朱標搖頭:“這和我有什麽關系?不過以我對皇上的了解,如果張昶承認他錯了,皇上會讓他以明臣的身份自盡,也不會禍及子孫。”

王亮又問道:“如果他認為自己是元臣?”

朱標道:“那就讓他以元臣的身份去死,讓他的家人都為他的堅持付出代價,讓百姓都知道,有一個元臣為了挖大明的根,曾經上奏過多少殘害百姓的折子。”

王亮的手往胸口上一按,又差點眼前一黑,暈倒過去。

王亮因為不喜皇帝荒誕,只每日在翰林院編纂書籍。所以他對朱標的了解並不多。只是跟著皇帝難逃之後,聽許多從南邊北逃的蒙古將領罵“陳標”是妖孽。

雖然朱標差點把他氣死,他其實也很欣賞朱標為國為民的錚錚鐵骨。

他和朱標只是立場不同,但能分得出好壞。

但朱標現在這話……死就死了,還要讓人遺臭萬年嗎?

“文人最重名啊。”王亮於心不忍,“何必咄咄逼人?”

朱標漠然:“他不想被人說,就不該做。”

王亮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朱標道:“聖賢有過,從來不懼怕別人說。”

王亮聲音逐漸尖銳:“那你呢!你就能所有事問心無愧嗎?!”

朱標擡杠:“不能!但我做了有愧於心的事,不懼怕別人記錄下來,流傳後世!我將是名留青史之人,史筆如刀,我還能讓史官為我改史不成?!”

王亮:“你……你……”

朱標仰頭:“我怎麽了?你嫉妒我能名留青史?驅逐韃靼,恢復中華,日月昭昭,我朱標……唉?唐大夫!唐爺爺!”

唐大夫掐著王亮的人中:“標兒,你能不能別說了?你再說下去,他再暈一次,就算你叫我爺爺也沒用,我治得了病治不了命。”

朱標趕緊捂住嘴。

張玉看著又暈過去的王學士,又擡頭看著眼睛滴溜溜轉,滿臉無辜的“妖童標兒”,心情復雜極了。

原來、原來文人罵戰,是真的能罵死人啊?

這一刻,天不怕地不怕的張玉,有些害怕了。

而朱元璋……

朱元璋:趕緊記趕緊記,唉,還救什麽救,別救了!

李文忠:在記了在記了。

陳英:還是得救,標兒從不想罵死人。

朱文正:啊嘿,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