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羞恥的志向和後續(第3/3頁)

王袆:“……這和你們只留下我在中書省案牘勞形有什麽關系嗎?”

眾人微笑。

浙東幾人在那裏欺負起年紀最小的王袆。準備過幾年就致仕的朱升和李善長深深嘆了一口氣。

陳標疑惑:“朱先生,李叔叔,你們嘆什麽氣,遇到什麽麻煩了嗎?有我可以幫忙的嗎?”

季仁壽笑道:“你還真能幫忙。他們倆看江南人傑地靈,能人輩出,正感慨北方文教不盛。”

陳標了然。

雖現在大明官場上暫時還沒出現鄉黨,但人皆有私心,見著朝中高官皆是南方人,朱升和李善長心中難免感傷。

季仁壽又道:“朱允升和李公的擔憂也是我的擔憂。朝中不可被一方人占據,官員所在地域必須平衡,否則不是好事。”

同一地的大臣難免同氣連枝,做事有所顧慮;皇帝見朝堂被某一地文人所把持,肯定也會生出忌憚之心。這對朝堂、對他們這些大臣本身都不是好事。

陳標道:“大元科舉取士的時候不少進士都是北方人,若論文教,北方不一定比南方差太多吧?”

李善長苦笑:“元人忌憚南方,南方取士較少。北人儒士幾乎都被元朝廷吸納,讓這些人立刻在大明為官,就算皇上不介意,他們自身也要為操守德行猶豫一二。”

陳標完全沒想到這一茬,經李善長解釋後,才意識到文人要臉,立刻另投他主很難,也難以被信任。北方的書香門第官宦世家,恐怕要到下一代皇帝,才願意出仕。

陳標撓頭:“真麻煩。還好和我沒關系,讓皇上去頭疼,我相信他一定有辦法!”

連浙東幾個文人都停止了內鬥,盯著陳標默默無語。

陳標疑惑:“我說的哪裏不對嗎?”

劉基道:“沒有不對。確實,讓皇上頭疼去。他已經是皇上,這等國策,該他好好思考。”

陳標使勁點頭:“就是嘛。”

宋濂問道:“標兒,如果是你,你會如何做?”

陳標道:“不知道呀。這麽麻煩的事,我才不會去想。”

說完,陳標還敲了敲自己的腦袋,假裝自己腦袋空空無也。

宋濂無奈,但也不好繼續詢問。

他們轉移話題,說起近些日子應天城中眾人談論最多的事。

那自然是張士誠夫婦雙雙自盡,僅留下一對幼子的事。

說起這個,劉基又忍不住滿口抱怨:“皇上他簡直……唉,亂來!”

陳標立刻豎起耳朵:“怎麽亂來?”

李善長問道:“你爹沒和你說?”

陳標道:“我爹最近都不著家,不知道在忙什麽。”

眾人心道,忙什麽?當然就是忙這件事。

張士誠的待遇倒是簡單,朱元璋準備以國公禮在應天葬之。

劉氏就很不好處理了。

張士誠的舊將認為劉氏對張士誠堅貞不二,應該與張士誠合葬。至於殺張士信,劉氏認為張士信害死了張士誠,為夫報仇沒什麽問題。且張士信單獨進入劉氏房間,說不定是圖謀不軌,劉氏自衛而已。

但張家宗族和大部分文人都認為劉氏不該與張士誠合葬。

首先,劉氏居然答應住進張士信府中,即便是為了報仇,也是以色相誘惑張士信,減輕張士信的警惕。劉氏誘惑張士信,就已經是背叛了張士誠;

再者,張士信開城降大明,是大明功臣。劉氏殺了大明的功臣,是罪人,罪人怎麽能以禮待之?那以後誰還敢降大明?

第三,張家這一代只剩下張士信,張士信還是張士誠最疼愛的弟弟,劉氏殺張士信只是為了泄私憤,有違張士誠的心願,也讓張家陷入了危機。

張家宗族鬧得最厲害。他們跟著張士誠過了這麽多年優渥日子,早已經習慣人上人的生活。張士信降了大明,當了大明的高官,他們仍舊能過好日子。現在張士誠和張士信都死了,難道讓張家宗族重新變回泥腿子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