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羞恥的志向和後續(第2/3頁)

陳標解釋:“為了黎民蒼生啊!你們不認為這種口號很中二很羞恥嗎!”

朱元璋道:“中二是什麽意思?但怎麽會羞恥。有這種志向很正常,也很好啊。”

馬秀英摸了摸兒子發髻上炸出來的毛毛:“是啊,標兒有這種志向很好,為什麽會羞恥?”

陳標:“……”

咦?不羞恥嗎?不尷尬嗎?不中二嗎?

陳標晚上睡覺的時候還在想,難道是自己穿越者的思想再次不符合這個時代的主流思想,其實在這個時代喊“為了黎民蒼生”的口號是很正常的事?

陳標難得回應天一次,在大明建國後匯聚應天,在中央朝廷做官的幾位大先生都來拜訪。

連葉錚都回來當了戶部尚書。

“我老了,有些走不動了。以後陳啟和薛知默跟著常元帥去屯田。”葉錚笑道,“其實我倒覺得常元帥很適合當這戶部尚書。只是把常元帥留在應天,太暴殄天物了。”

常遇春這塊“屯田元帥”金字招牌,是葉錚傾盡自己所學的心血結晶。葉錚當然希望物盡其用。

陳啟和薛知默是葉錚的大弟子和三弟子。陳啟協助常遇春屯田;薛知默負責耍嘴皮子和筆杆子,讓常遇春的的行為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兩人已經配合十分默契,葉錚放心讓他們出師,跟隨常遇春左右。

對事功學派的人而言,地位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做事。和包袱款款去北平幫陳標的陳麟一樣,二人很滿意自己如今的官職,並不想回朝廷當高官。

他們二人準備協助常遇春,分田屯田的腳步走遍整個大明。

雖然常遇春不是很想。但洪武皇帝說常遇春想,常遇春現在攥著聖旨抓緊時間陪家人,之後會北上看看長女和長子,順便去屯田分田和勞動改造營做技術指導。

其實北邊有陳標,不需要常遇春出馬。

但北方百姓天天聽戲聽評書,對屯田元帥常遇春很好奇,向知府陳標請願,也想接受屯田元帥的教導。

北平的百姓與其說是相信常遇春會給他們帶來希望,不如說想要“追星”。

朱元璋很高興,立即同意常遇春去大明所有他還沒有涉足的土地都走一圈。

常遇春:“……臣真是謝謝你了,陛下!”

常遇春第一次對朱元璋的忠誠產生了動搖。他每天晚上摟著藍氏睡覺的時候,都在思索,自己投靠朱元璋這件事,是否真的正確。

當然,理智上告訴他絕對正確。但他就是難免生出消極的想法。

陳標樂呵呵準備和常遇春一起回北平,然後在北平城門口打出“歡迎常元帥蒞臨北平進行技術指導”的紅色大橫幅。

那時候常叔叔的表情一定會很扭曲吧?陳標心中壞笑。

“唉,我也想和你一起去北平。”王袆還是那副瀟灑的模樣,“中書省每日案牘勞形,真沒意思。”

劉基道:“皇上有意將你培養成副相,你還覺得沒意思?”

王袆道:“沒意思就沒意思。要不我倆換換?”

劉基斬釘截鐵道:“不換!”

劉基現在只當了個禦史頭子,負責監督百官、以及給朱元璋挑刺。

但他現在的工作不是挑刺,而是終於開始籌辦他心心念念的“大明學宮”,組織一場文人的辯論戰。

劉基作為主辦人員,也會親自下場帶動氣氛。他已經準備了許多文雅的罵人之詞,希望自己能重現陳標的奇跡。

去中書省給朱元璋收拾天下這亂攤子,哪有和天下文人論戰有意思?

劉基早就看那群看不起朱元璋卻又想來大明做官的捏鼻人不爽很久,此次一定要挫挫捏鼻人的銳氣。

王袆冷哼:“小氣。師兄,你也不說說他!”

劉基道:“季師兄和朱允升先生年紀大了,你師兄準備接他們的班,去軍營為軍士們啟蒙。只有你一個人被留下來。”

王袆瞪大眼睛,不敢置信地看著宋濂。

宋濂報以儒雅一笑:“是季先生和朱先生的推舉。”

王袆立刻拉著葉琛道:“怎麽叫我一個人!還有葉景淵陪著我!葉景淵兼任史官,難道他還能離開應天?!”

葉琛把手臂從王袆手掌中抽出來,理了理袖子,道:“我確實想留在應天,只是甘肅和山西已定,主公讓胡大海鎮守河套,他非把我要過去幫他治理河套,我也很無奈。”

葉琛嘆氣。他也不想啊。但胡大海一哭二鬧三上吊,說自己學識字都困難,怎麽當得好一方父母官。就算不為了他,為了河套飽受大元摧殘的百姓,葉琛也得去幫他。

胡大海認識了幾百個字,勉強能自己磕磕絆絆讀書之後,別的沒學會,給人套高帽子的本事越來越熟練。

王袆瞠目結舌:“只剩我?”

眾人點頭。

劉基道:“這是好事。中書省怎麽能有好幾個同一地的高官?小心皇上把我們當鄉黨一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