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雨中燃紙是小把戲(第2/2頁)

這對朱元璋來說,本是一件很羞恥的事。所以當有人讓他為祖輩修建豪華陵墓的時候,他才如此意動。

不過他聽陳標說,後世人基本都火葬,他心中這點羞恥就沒有了。

標兒還說,後世人不會在乎他出身貧寒,反而會因為他從和尚、乞丐一路拼到皇帝而更加敬佩。有什麽好羞恥?

在場的人看到朱元璋的祖父只有一個骨灰罐子,果然如陳標之前和自家爹所說的那樣,沒有一個人生出輕視和鄙視之心,連張昶也沒有。

就像是官場上出現一個寒門高官,會讓人敬佩不已。張昶知道朱元璋如此出身能走到離皇帝一步之遙的地步,有多麽厲害。

陳標將骨灰壇子抱出來,沒有取出骨灰,只是清洗幹凈壇子,將壇子用鵝黃色綢緞裹好,放進一個華麗的黑檀木匣子中。這就是朱初一以後的靈柩了。

之後的祭祀終於按照文臣們提前準備好的步驟來了,全程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除了原本的陰雨變成了亮晶晶的太陽雨。

祭祀之後,陳標用艾草泡澡,換上了一身新衣服。

他一回自己住的帳篷,就看到季仁壽目光炯炯地看著他,把他嚇了一跳。

“季先生,你這是什麽表情?”陳標條件反射性地跳到和他一同泡完澡回來的朱文正身後,從朱文正背後探出個小腦袋。

朱文正高興道:“肯定是那道雷霆和半露面的太陽太給標兒面子,季先生高興呢。”

季仁壽微笑著捋胡須:“的確如此。”

陳標郁悶道:“我本來在宣揚不要迷信,萬事萬物有其規律……唉,怎麽就打雷了?太陽還露面了?這讓我很尷尬啊。”

陳標聽到雷聲的時候,如果不是心志堅定,當場就要失態。

他都能穿越,老天和神靈或許真的存在。只是這存在並非一個全知全能不可理解的東西,這就是唯物主義神靈觀。

如果真的存在這種上天,肯定不會關注“低維生命”,就想人類不會故意去觀察螻蟻一樣。這場雷霆和太陽雨肯定是意外。

就是這意外很碰巧,正在他杜撰“明王說”的時候出現,搞得好像蒼天為明王捧場一樣。

其實說杜撰也不算,這些話是他和明王在信中聊過的,他只是把自己說的話和明王說的話整合了一下,為明王造勢而已。

明王一直擔憂,他在紅巾軍中發家,紅巾軍又和白蓮教牽扯不清。而白蓮教,說白了就是個邪教,盛世造反,亂世也造反,日子過得不好自然造反,日子過得太好吃飽了撐著也造反……無論什麽時候都想造反,和漢人元人官宦平民的利益關系都不大。

明王很擔心自己當皇帝後,白蓮教又出來蠱惑人心。

陳標就趁機提議,讓明王強調“民意即天意”,明王登基只是因為民意,而不是祈禱上天而來,以杜絕未來妖言惑眾,並趁機拆穿一些方士、和尚迷惑百姓的小手段。

這雷霆和太陽怎麽就這麽不給面子呢?

聽了陳標的抱怨,眾人先是一愣,繼而大笑。

連燕乾都忍不住笑了起來。明明面前是他老師,他不應該笑。

“標兒,你呀……”季仁壽笑著道,“放心,這不會影響你的計劃。”

陳標郁悶道:“真的?百姓們得知今日之事,肯定說老天爺顯靈。”

季仁壽道:“天意真的存在。但天意是站在明王這邊,肯定了明王所說的天意即民意的說法,不需要用任何祥瑞來證明,這不就是標兒你想達到的目的嗎?”

陳標抱著腦袋:“嗷,好像是哦。算了,事情都發生了,不糾結了。我該給明王寫信,告訴他這個好消息。”

其實陳標已經發現,明王恐怕挺在乎老天,就是現在被他的高帽子給架了起來,強撐著一種“老子不在乎“的模樣。

陳標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麽能從信紙中看到明王的真實心情。

更讓陳標想笑的是,每當他如此腦補明王強撐著維持高逼格的時候,腦海裏都會冒出自家老爹傻乎乎的臉。

雖然今日是意外,但這個意外,或許能讓明王開心許久,更加堅信自己所走的道路的正確性吧。

陳標放下抱著腦袋的手,轉身看向帳篷外的太陽雨。

兩個弟弟啪嗒啪嗒地跑來,抓著陳標的手又叫又跳,很喜歡今天天空的景色。

其他人也站起來,與陳標一樣佇立在帳篷口,有些人還站在了帳篷外。

外面有許多文臣武將甚至都佇立在雨中,仰頭看著半遮半掩,並不刺目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