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爭吵半天但是無用

見季仁壽和張昶還要再次爭執下去,陳標沒有繼續勸說,而是坐在了椅子上,聽兩人繼續吵。

燕乾和朱文正捧著盒子坐在陳標左右,將刀橫在腿上,暗暗將支持張昶的人的模樣記在心中。

在他們看來,這些人都是潛在的陳標的敵人。

陳標也好奇地打量那群想讓自己跪在雨中泥地中的人。

他以為自己的人緣不錯,沒想到在場居然有近半的人嚷嚷讓他出去淋雨。

有些人只是被張昶說服了,並沒有故意針對陳標。他們認為祭祀就該侍天至誠,吃點小苦頭理所當然。不只是陳標,他們也會跟著陳標一起跪在泥地中祈求上天。

別說這個時代,後世也一樣。有的人會苛待自己去祈求老天垂憐老天不垂憐就等死,有的人把不靈驗的神像推倒後自暴自棄,有的人則自強自立。

漢武帝時天命學說不過是用來甩鍋的理論,西漢幾個皇帝都是上天降災送丞相祭天,丞相是高危職業。君臣用來博弈的天命學說,居然被後世一些讀書人信以為真,以為自己真的能夠靠意志力改變氣候了。

陳標津津有味地看這場辯論的時候,其他人也在默默關注他。

特別是那些說要讓陳標去雨地裏跪著的人,在陳標旁聽後,說話聲音越來越小,有些心虛。

如果陳標和他們爭論,或許他們會越杠越厲害。但陳標就這麽默默地看著他們吵鬧,他們看著陳標稚嫩的臉,想著陳標身上的功績,琢磨著陳標身後的勢力,有些慌了。

如果陳標因他們的建議生病甚至出事,他們這群人怕不是都要給陳標陪葬?

看看陳標身邊兩個武將,那眼光和要殺人似的。

在陳標興致勃勃旁觀時,在場文臣的討論漸漸偏移了原本分庭抗爭的局勢。

支持季仁壽的人,仍舊堅持按照原本計劃祭祀。搭個棚子就能解決的事,何必如此興師動眾?

支持張昶的人,態度漸漸緩和。

他們有的說如今正是秋雨連綿之際,如果在這裏空等,恐怕會耽誤差事,不如寫信去詢問明王定奪;有的仍舊堅持祭祀,但只說禱告上天,多做一場儀式,就可以繼續原本計劃,不用一直等;還有的人堅持等待,但讓陳標帶領一群人先去濠州,留一部分人等待……

總之,堅持讓陳標去淋雨的人漸漸沒了,張昶再提起讓陳標去淋雨的時候,他身邊的人還會勸說。

“陳大公子年幼,怎麽能日日淋雨?若是祭祀時出了事,且不說如何向陳將軍和主公交代,這也不吉利啊。”

“沒錯,張公,我知你最重禮儀,但也要分情況。歷朝歷代祭祀,也沒說讓幼年皇子去淋雨。陳大公子還不是皇子。若傳出去,豈不是被外人說主公故意折騰功臣?”

“不如就先試試陳大公子的法子?若能點燃紙就直接按照原定計劃;若不能,就多做一場祭祀禱告上天。總不能雨不停,我們就一直等著。歷代大祭也未曾有因為下雨而停下的先例。”

“這倒也是。秋雨連綿可能持續月余,雖途中會有幾日停下,但那幾日不一定是黃道吉日。”……

文臣們你一言我一語,漸漸達成了一致。

張昶獨木難支,逐漸也閉上了嘴。

他想要針對陳標,又不能讓別人看出他在針對陳標。大元皇帝已經退守上都,為了幫助皇帝奪回中原,他必須更加小心謹慎,忍辱負重,不能讓別人看出他的異心。

於是張昶也只能同意同僚的看法,認可先嘗試一下,不行就多加一場祭祀。

張昶在心裏自我安慰,紙在雨中肯定點不燃。讓朱元璋丟一點臉,再多耗費一場祭祀的錢,也算給朱元璋添麻煩。

針對陳標的計謀無法得逞,張昶便將此事擱置一邊。他現在開始思索,要如何利用“朱元璋親手做的黃紙在祭祀的時候點不燃”這件事,消除朱元璋登基的合法性。

至於黃紙點不燃是因為下雨,聽到消息的人可不知道。就算有人辯解,愚民們更願意相信聳聽的危言。

季仁壽見意見漸漸統一,沒人再說讓陳標去淋雨,松了一口氣。

他提起的這口氣除了擔心標兒,也是擔心同僚。同僚不知道陳標是世子,若陳標淋雨出事,這裏的人恐怕全部都會被暴怒的主公滅滿門。

“標兒,就按照你說的做。”季仁壽擦了擦額頭上吵架吵出來的汗,道,“先試試能不能在雨中點燃黃紙。”

陳標笑道:“好。辛苦季先生了。”

季仁壽搖搖頭,關切道:“快去休息。你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可不能太過勞累。”

陳標乖乖點頭照搬。他身後的燕乾和朱文正根本沒理睬這群文臣,抱著箱子跟著陳標離開。

季仁壽突然生出一個念頭。

他們這群人吵了許久,但吵架的只有文臣,包括在這支隊伍中官職最高的朱文正在內所有將領都未曾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