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得國之正唯漢與明(第2/4頁)

陳標沒好氣道:“閉嘴吧,不可能。就他那昏庸模樣,你指望他打回來,還不如指望成吉思汗或者忽必烈破開虛空,穿越時空,跳到這個時間點幫元朝打江山。”

矮小老頭:“……”

陳標的話太奇怪,讓他居然一時沒反應過來陳標在說什麽。

鄧愈和趙德勝撲通跪下,紅著眼眶道:“請軍師/先生責罰!我立刻派兵去追擊!”

矮小老頭眉頭一跳,疑惑地看向陳標。

顯然他不能理解,為何兩個將軍會跪在一個稚氣未脫的小少年面前。

如果這小少年的稱呼是“世子”或者“少主”就罷了,“軍師”和“先生”的稱呼讓他有些摸不著頭腦,猜不出陳標是個什麽身份。

陳標板著臉道:“現在追擊來不及了。責罰肯定要責罰,你們先各自領五十軍棍,然後寫檢討,在全軍面前朗誦,好好反省你們這次因驕傲浮躁樂極生悲的事。你們的職位暫時不動,等主公裁定。這段時間你們好好做事,將功贖罪。”

這事說大很大,說小也小。

他們並非故意放過大元皇帝,只是疏忽。戰場上疏忽大意的時候很多,只要沒造成嚴重後果,有彌補的機會,以陳標對現在這個朱元璋的了解,朱元璋應該不會太過為難他們。

明軍已經占領大都,一個昏庸年老的大元皇帝,對大明的威脅還沒有在甘肅的皇太子和擴廓帖木兒大。以鄧愈和趙德勝的功績,頂多功過相抵。

不過陳標也擔心此事會引起一些人攻訐,逼迫朱元璋為穩定軍心,“揮淚斬鄧愈、趙德勝”,所以先給了兩人較重的懲罰。

五十軍棍,一個不小心就能打死人。雖然陳標肯定會叮囑執行的人悠著點,別打太重。但這個軍棍數量,已經很有“誠意”。

再者在全軍面前做檢討,在這個時代幾乎不可能,臉面都丟光了。若是對文人這樣,恐怕比死還難過。

陳標了解鄧愈和趙德勝,他們不會因為當眾檢討的事而“羞愧自盡”。但和軍棍一樣,這個“折辱”也顯示出此次懲罰的“誠意”,提前堵住想要趁此機會除掉鄧愈和趙德勝二人的“政敵”的嘴。

陳標不知道他們倆有沒有政敵,只是未雨綢繆罷了。

聽了陳標的話,兩人略一琢磨,就知道陳標在幫他們,立刻領罰。

趙德勝一屁股坐在地上,哭天搶地:“都是我蠢!先生此次計謀完美無缺,明明能不費一兵一卒一舉覆滅賊元!為什麽我這麽蠢!”

鄧愈雙手攥緊,心中除了憤怒和自責,也有許多對陳標的愧疚。

他們只有幾萬人的先鋒軍能輕松奪得北伐最大的功勞,陳標厥功至偉。明明此場戰役可以完美收官,都毀在了他們手中。

若是能抓到大元皇帝,陳標恐怕憑借此戰,就能成為歷史中堪比張良、諸葛亮的傳奇軍師。

“好了,你們錯在驕傲自滿,疏忽大意,論造成的結果,倒是誤打誤撞。”陳標瞟了一眼那看著鄧愈和趙德勝悲憤欲絕,一臉痛快的小老頭,道,“我本就建議主公把那狗皇帝放回草原。”

小老頭瞪大了眼睛,一臉不敢置信:“你說什麽?!”

陳標冷笑:“你家老皇帝有多昏庸,看你年紀已經是老臣,你心裏門清。我主公占領大都,建元大明後,所做第一件事就是掃平中原,然後才會慢慢收拾貧瘠草原上的北元殘存勢力。”

陳標見趙德勝還在哭,丟給趙德勝一方帕子,道:“把眼淚擦幹,安靜聽我說。”

趙德勝攥緊陳標丟來的帕子塞進袖口,用袖子胡亂擦了擦眼淚,和鄧愈一起一左一右站到陳標身後,就像是陳標的護衛。

外面傳來隱隱約約地咆哮和罵人聲,陳英和李文忠正在聯合起來毆打朱文正,根本不知道這裏剛上演了一出樂極生悲。

“殘元的老巢在草原,把他們趕出長城外,他們仍舊能積攢實力騷擾大明邊境。但此時我們不能繼續深入北伐。北伐草原弊大於利,還可能後院起火。先收復中原,重整河山後,才能對草原徐徐圖之。”

陳標慢條斯理地解釋。

這不是他現想的,他真的寫信給了朱元璋,建議朱元璋抓到元朝皇帝之後悄悄把人放走,安排奸細在元朝皇帝身邊,在殘元朝廷中送入一顆釘子。

現在雖沒能把釘子送出去,其他戰略目標還是能達成。

“雖然我也看不起元太子,但他好歹年富力強,腦子比老皇帝清醒多了。擴廓帖木兒也比孛羅帖木兒厲害。若老皇帝被俘虜,元太子就能光明正大登基。到時候草原上殘元勢力恐怕擰成一股繩索,直接從北方侵入甘肅。”

“若老皇帝安全回到上都,元太子就仍舊是太子,草原上的殘元部落只會聽老皇帝指揮。”陳標諷刺一笑,“以老皇帝的膽小和多疑,你們說他會不會派人去甘肅救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