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新火炮和準備北伐(第2/6頁)

陳標不認為幾月的課程能讓他們懂“政治”,但他至少要提點這些人,讓他們將來遇到這些事的時候不要慌,要相信主公。

“實在是不知道怎麽做,就寫信詢問主公吧。”

這是陳標給他們的最終答案。

陳標親眼看到的現在的主公是一個對下屬很好很寬容的人。每次見到主公,主公總是很不注重形象地哈哈大笑,好像心胸非常開闊。

陳標不知道如今的主公是怎麽變成那個歷史中暴虐的洪武皇帝。但人的變化,總該是有原因的。將軍們如果自己不改變,仍舊“遇事不決問主公”,給朱元璋以足夠的安全感,朱元璋或許就不會舉起屠刀。

這是最後的也是最無奈的答案,如果這樣做都沒用,那陳標也無計可施了。

那誰都無計可施了。

陳標對著自家老爹感慨。朱元璋頻頻點頭,然後輕輕揉著兒子的腦袋,誇贊兒子說得對。

朱元璋看著三個曾經自恃才高,對陳標還有些不服氣的年輕人,如今一口一個“陳先生”,提起陳標的時候眼中都有光。

朱元璋又想起自己的心腹們在累得動彈不得的時候,趴在桌子上提起標兒,提著提著臉上就忍不住浮現笑容,眼中也有光。

他不由笑了笑,眼中仿佛也閃爍著點點星輝:“你們有收獲就是好事,我就能和你們的父親交代了。”

三人不知道為何,稍稍有些羞赧。

這羞赧或許是他們曾經看不起那些文盲將軍們,也或許是他們曾經試圖向陳標“挑釁”。

劉璉道:“聽了將軍們講解的治兵之法,至少在帶兵打仗上,他們都是我的老師。”

朱元璋臉一黑。

什麽叫“至少”?你這個毛頭小子還認為自己說得很謙虛了是不是?怪不得劉基會把你壓在家裏不讓你出仕!

朱元璋忍不住苦口婆心道:“你們不僅要學習標兒的學識,更要學習標兒的為人處世。以後你們做官,與人打交道的本事比你們做事的本事更重要。標兒能獲得文臣武將交口稱贊,連守城的士兵和與陳家打交道的行商都對他贊不絕口。你們能學到標兒的一兩成,和同僚就能和睦相處。”

劉璉皺眉,似乎對朱元璋所說的話不太贊同。

宋璲打圓場道:“陳先生也這麽提點過我們。就說這批改功課,自己一個人悶頭做和三個人一同做,效率完全不同。以後做官後,不僅同僚,還有上峰和下屬需要聯絡。人際交往就像是水道,只要堵塞了一處,就可能造成決堤。”

劉璉也想起陳標的話,眉頭舒展開來,甕聲甕氣道:“主公教訓的是。”

朱同也拱手聽教。

朱元璋見三人聽從教誨,心裏卻不是特別高興。

他突然發現,自己給標兒找了三個助手,怎麽仿佛又加重了標兒的負擔,給標兒多加了三個學生?

應該是錯覺。我今天晚上回家問問標兒!

朱元璋又和三位太子伴讀聊了一會兒,勉勵了他們之後,“卸妝”等陳標回家。

陳標當晚卻沒有回家,而是去了陳家郊外的工坊看火器。

蒸汽機做了出來,但仍舊不知道怎麽用於實際,倒是火器改良有了新突破。

這次火器改良和槍支性質沒關系,改良的是子彈。

現在的火銃所用的“子彈”就是鉛丸。黑火藥爆炸的時候,把鉛丸從槍口“噴出去”。這樣的槍威力可想而知,當然破不了重甲,還不如重弩。

陳英現在手中的新式火銃所用的鉛丸改成了圓錐形,為陳標依照後世子彈的模樣改造,發射速度和打擊力度都高不少,但還是破不了重甲。

陳英的新式火銃隊比以往先進的地方,在於他將子彈和火藥分包裝進了一個紙包裏,要用的時候將火藥和子彈一同送入火銃中,精度和速度都得到很大提升。

若要比這個更先進,就要把火藥放入子彈中。

黑火藥燃燒後的雜質太多,只有使用無煙火藥才能達到這個目標。

陳標已經做出了無煙火藥,卻找不到如何安全地批量將無煙火藥塞進子彈裏的辦法。

朱元璋已經將軍中火藥工坊交給陳標管理。陳標提出了需求,工匠們群策群力,也一籌莫展。

現在工匠們雖然沒有將無煙火藥塞進子彈裏,但找到了把黑火藥塞進了鐵管裏,從後膛發射的辦法。

以前不用鐵子彈用鉛子彈,是因為鑄造工藝的問題,火銃內部凹凸不平,鐵的硬度太高,與火銃內部摩擦很容易炸膛。

不知道是哪個大聰明工匠腦袋一拍,在火銃內點燃炸藥,鐵子彈容易炸膛。那把火藥裝進小鐵管裏不就好了嗎?正好陳公子說要在子彈內部放火藥,咱們試試。

這一試驗,就試驗出問題。

黑火藥果然雜質過多,打幾槍鐵子彈就容易堵塞,需要清一清,效率非常慢,綜合殺傷力還不如鉛丸噴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