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秀英夫人在乎的事(第3/4頁)

馬秀英小小的倒吸一口氣,忍不住揉搓了陳標的腦袋。

陳標抱怨:“娘!你怎麽和爹學壞了!”

馬秀英道:“我只是想摸摸看,標兒這小腦袋瓜子怎麽能長得這麽優秀?”

陳標嘆氣道:“那娘你搓把,我忍著。”

馬秀英又輕輕揉了揉陳標的腦袋:“標兒這主意太厲害了,娘這就和秀英夫人說去,秀英夫人一定會支持。”

陳標點頭:“既能解決大明將來需要自然科學人才的事,還能督促女子讀書,提高女子地位,一舉兩得。秀英夫人滿意,也解了主公燃眉之急。不過娘親你說服秀英夫人的時候,只說解決主公燃眉之急,可千萬不能往深了說。”

馬秀英眼眸閃了閃,臉上浮現無奈的笑容:“嗯,娘明白。”

陳標問道:“娘,你真的明白嗎?”

馬秀英輕輕捏了捏陳標的臉:“娘真的明白。標兒,謝謝你。”

陳標道:“這有什麽可謝的?我說過,娘你是我心中第一重要的人。娘開心,哪怕爹不開心,我也開心得哈哈大笑。”

馬秀英忍俊不禁。

馬秀英又向陳標請教了一番,如何以“利”驅使女子讀書。

陳標引導馬秀英舉一反三,自己思索。

馬秀英想到在朱元璋提出想在民間開辦啟蒙書院,教導孩童識字算數常識。

將來孩童若有錢有出息,就自己去更高一等的官學學習科舉相關的之事;若沒錢沒本事,從啟蒙書院中學到的知識也能讓他們將來受益無窮。

馬秀英提出,或許可以將啟蒙書院教書先生的性別,固定為女性。

第一,有本事的男性讀書人,肯定都想出人頭地,拼一拼科舉。

在鄉間啟蒙小學讀書的男人,要麽沒本事,要麽沒盤纏。這導致他們要麽流動性極大,有點機會就會離開啟蒙學校,去追尋自己的前程;要麽就自怨自艾,對孩童不上心。

若是換做女子。女子不能科舉,無法做官,可能啟蒙書院就是她們能接觸到的最好的事業。她們肯定會傾盡所能當好這個教書先生。

第二,啟蒙書院會規定孩童們的年紀,朱元璋暫時設想為十歲以下。

這十歲是虛歲,周歲就八九歲。女子更擅長照顧和教育孩童,和這種年紀的孩童經常接觸也不會傷害女子的清白名聲。

若女子當好了這個啟蒙學校的老師,就證明她很會教養孩子,也很有學問。將來她教導過的孩子還可能承她的情。

這樣的女子,不僅能得到錢糧補貼,還能得到極大聲望,家裏人肯定都很樂意她出來教書。

“一個啟蒙書院不止一個女先生。為了當這個女先生,是不是能促進民間女子讀書?”馬秀英眼睛亮閃閃,居然有些小女兒羞澀和憧憬之態。

只是比起天真爛漫的小女兒腦海中想著的可能是某個優秀的男人,馬秀英腦海中出現的是一副女子正在讀書教書的畫面。

陳標一聽自家娘的想法,就立刻清楚,娘親是真的聽懂了他的言下之意,也是真的懂得他的言下之意。

人都會有野心。

女人也是人。當她們開始“拋頭露面”,在事業上取得成果的時候,她們會自然而然地萌發野心。

女子未必不如男。她們會想方設法地攥緊自己手中的權力,延續自己手中的事業。

這就是歷朝歷代盯緊了宮廷女性,生怕她們沾染權力的原因。只要她們嘗到了權力和事業帶來的滿足感,她們就會與男人爭搶。

可這個世代掌握權力的畢竟是男人。她們一點點異動就會被反撲。所以封建時代聰明的女人在掌握了權力之後,很難做出提高女性地位的事。

單獨一兩個女性掌權不會改善女性的地位,她們不會讓女性參與科舉,不敢讓女子做真正的官。

如武則天時期,她的“女官”都沒有正式的身份,而是以後宮女官和貴族女眷的身份成為她的“智囊團”。

從歷史地位來看,武則天讓有才幹的女性知道女性也能當皇帝、當好皇帝,她們的視野被開闊。這有利於女性爭奪應有的權力。女帝的地位毋庸置疑。歷史中必須要有這麽一位“女帝”。

但在當時,武則天的身份只有一個,那就是“皇帝”。

馬秀英不想當皇帝。她的想法“保守”“溫和”,論影響力來說,卻又“激進”和“瘋狂”。

她居然想試著做出一些奠基的事,讓女性地位緩慢提高,等待陳標口中那個千百年後的“未來”。

或許只有看了天書,聽了陳標對千百年後未來的描述,馬秀英才會萌生這種想法。

女帝讓女性們知道女性也能身居高位,站在男人頭上;她則緩和地提升整體女性的勢力,讓更多的女性意識到這一點。

相輔相成了。

陳標緩緩吐出一口氣,然後轉身抱住馬秀英的脖子蹭了蹭:“娘,你真厲害,這個主意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