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秀英夫人在乎的事(第2/4頁)

倒是爹有些過分黏著娘了,和自己傳遞書信的時候,總有一封肉麻的書信給娘。

娘也會回以溫言細語的嘮叨。

但陳標看著娘寫信的神情,沒有甜蜜,沒有思念,有的只是一如既往的淡然。

娘這情緒波動,還不如提起書院女學生時來得多。

這個封建家庭啊……陳標想,自己家應該算是封建家庭中難得幸福溫馨了。但每個人關系中扭曲的一面,仍舊不斷提醒陳標,不要沉迷於虛幻的幸福中,不要報虛幻的期待,這是一個封建時代。

在這個封建時代,爹和娘都已經很不錯了。而他,可以讓爹娘更幸福。

娘的幸福,顯然不在爹的後院。陳標終於確定了。

“娘,書院的事,我有個主意,讓女子蜂擁上學,不用你一家一家敲門去說服。”陳標道。

馬秀英眼睛一亮,臉上果然迸發出鮮活的喜悅。

她將陳標抱到懷裏,用未塗抹脂粉的臉蹭了蹭陳標的小臉:“標兒有什麽好主意?”

陳標道:“我是個商人。我認為世間人皆是庸俗的人居多,都是利字當頭,無利不起早。指望其他女子像娘一樣,因為讀書明智本身而讀書不現實,所以我們當誘之以利。”

馬秀英道:“娘明白。所以娘告訴她們,若她們大字不識,就無法與家中丈夫好好交流。將來生了孩子,也無法教導孩子啟蒙,輔導孩子功課,歷代先賢的童年都是母親教導啟蒙。”

陳標點頭:“這已經足以讓她們進入學校,但不足以讓她們認真學習。因為為了他人而學習的事,雖然在這個世道是事實,她們也認可這個事實,但她們內心的動力仍舊不足。”

馬秀英道:“標兒的意思是,娘該給她們獎勵?”

陳標沒有直接回答,問道:“娘,你知道我正在研究燕肅的手稿嗎?”

馬秀英道:“娘知道。”

陳標道:“娘看過天書嗎?”

馬秀英再次點頭。

陳標道:“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科學技術又是第一生產力,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基礎學科決定科學的發展。但咱們這個時代,並不重視科學技術。因為科舉只考四書五經,他們就只學四書五經。”

馬秀英略有所思。

陳標繼續描述讀書人的現狀。

以前的讀書人都是全才,別說文武雙全,科學技術方面,他們也都很擅長。

翻看史書,有名的文人天文地理數學理工都是全面發展,著名的科學家也都是著名的大文人。

比如宋朝。雖然宋朝皇帝廢物居多,但宋朝的文化真的非常興盛,不僅湧現出許多語文必備文人,歷史中做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也有許多。

宋時可以說是封建文化趨於保守的時代,也是文化思想最為開闊的時代。

那時候的文人為了救國圖存,什麽都能學,什麽都能用。

事功學派是其一,如燕肅那樣將希望寄托在科學身上也是其一。

經略安撫使沈括、龍圖閣直學士燕肅、丞相蘇頌……這些青史留名的著名科學家皆是高官。

只是世上大多數人都是庸俗的人,因理想和抱負讓他們學習什麽,那是癡人說夢。

當官要考什麽,他們就學什麽,從古至今皆是如此。

其實為了讓全民開始學習理科,唯一的途徑就是把理科和科舉綁定。

但這不可能。就算是屠刀鋒利如朱元璋也做不到。

大刀闊斧改革科舉內容,就真的是和全天下讀書人作對,朱元璋一定會被趕下台。

步子太大會摔跟頭,從古至今的教訓太多了。

朱元璋唯一能做的事,是在“尊古”,將古代科舉中本就會考試的一些科目,比如“算術”,重新納入科舉,然後再加大“官員就職再培訓”,教導官員一些便於做官的淺顯的天文地理等科學常識。

朱元璋是皇帝,他能做的就是改革吏治和官場。

科學本就是和吏治官場平行共存的一條線,強行將其納入官場體系,不僅會被天下讀書人反對,效果也不好。

陳標道:“我的想法是,現在要研究科學,就要從有錢有閑,且不需要科舉晉升的人中著手。勛貴子弟是其一,貴族女子也是其一。”

“但勛貴子弟將來也要為官做宰,著重教導他們為官做宰應該學的知識,對他們、對百姓都更有利。我會給他們開放選修課程,若有勛貴子弟不喜官場,喜愛科學,也可繼續學習。”

“而貴族女子,則可以施以小利,將研究自然科學這一條路,成為她們的晉升渠道。”

馬秀英思索了一會兒,道:“貴族女子在科學中做出的貢獻,和誥命聯系起來?”

陳標笑著點頭:“對!現在誥命只能依靠丈夫和孩子。但若誥命能依靠自己努力獲取,女子能不努力爭奪嗎?女子有個誥命不僅能得到朝廷錢糧補貼,還能躋身貴族圈子,丈夫和孩子都能獲利,家人能不支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