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如何迅速擴充文官(第4/6頁)

聽完自家爹對當時會議眾人談話的復述,以及爹那一副理所當然的表情,陳標不由有些恍惚。

他擦了擦腦門上的汗,仰頭看了看光圈特別大,但屁用沒有,完全不溫暖的太陽,不由咧嘴一笑。

朱元璋疑惑:“標兒,你笑什麽?”

陳標笑嘻嘻道:“沒什麽。好了,我繼續練武了,別打擾我練武。不然我長胖了都是你的錯。”

陳標只是突然意識到,自己和這個時代的人最大的不同。

他雖然來自於一個比這個時代優秀許多的現代社會,但他那個社會中,華國還在努力追趕發達國家的腳步。

所以,他才會猶豫,才會瞻前顧後。

而這個時代雖然是亂世,時人心中卻認定即便華夏再亂,也是世界中心,天朝上國。

所以,朱先生能毫不猶豫地借用別的國家的文字來為漢字注音。

在朱先生等人看來,我華夏借用你們的文字,是看得起你們。將來你們都是要來學習我華夏文字,這正好減輕你們學習華夏文字的困難,是我天朝上國對你們的恩賜。

這個時代華夏就是如此自信。

從強漢盛唐的歷史也可以看出這一點。強漢和盛唐包容並蓄,海納百川,經濟文化藝術宗教方面都非常自信地吸收外來者精華,並很快將其糅合成自己文化的形狀。

陳標感到自己這個穿越者,至少在這方面,真是完敗如今時代的人啊。

哈哈,陳標心裏一高興,在梅花樁上蹦蹦跳跳更起勁了。

朱元璋搬了把椅子,坐在梅花樁旁邊給陳標鼓勁。

他鼓勁的聲音太大,導致陳標起跳時嚇了一跳,“啪嗒”摔了下來。

梅花樁下面都鋪著軟草墊,陳標沒摔疼,但一頭草屑非常丟臉。

陳標震怒:“爹!不要搗亂!”

朱元璋鼓掌:“標兒,摔得真好看,再摔一個!”

陳標氣得追打朱元璋。朱元璋用非常滑稽的高擡腿小跳步逃跑。

馬秀英牽著貓兒和狗兒正散步中,見到這一幕,秀眉微蹙:“這爺倆又在幹什麽?”

陳狗兒嚎叫:“壞爹!追爹!揍!”

陳貓兒左顧右盼。

馬秀英好奇:“貓兒,你在找什麽?”

陳貓兒輕聲細語十分秀氣道:“找石頭,砸爹,救大哥。”

馬秀英:“……”你沒看見是你大哥在追打你爹嗎!

馬秀英開始犯愁了。她是不是真的不會教孩子啊?之前她不常在家,老二老三沒教好,她還能找借口。現在狗兒貓兒大部分時間都是她在帶,她找不到借口了。

不過馬秀英轉念一想,標兒帶大的老二老三似乎也是這副德行,或許不是她和標兒的問題,而是……

馬秀英看向已經爬上了屋頂,在屋頂上對陳標大肆嘲諷的某大齡頑童,一副找到了罪魁禍首的表情。

……

宋濂和劉基在百忙之中接到朱元璋加急書信,被指派了非常重要的任務。

但這兩人看到這重要任務的時候,並沒有自己被重用的感動和參與打造一個美好世界的激動,他們倆的想法此刻非常一致,那就是“累死”。

主公麾下文吏已經逐漸變多,各地底層文官隊伍逐漸充實,政令運行順暢許多。

可主公麾下的“文官”還是非常少。稍稍有名氣的文人都愛惜羽毛,不敢投奔朱元璋。

“好不容易”有一幫文人來投奔朱元璋,還被陳標罵走了。甭管這些文人是不是活該,但物傷其類,其他有名望的文人也歇了來投奔朱元璋的心了。

看看正常王朝的文官配制。六部光是一把手尚書二把手侍郎,加一起都有十二個。他們這幫朱元璋麾下能承擔重任的文人,連六部的尚書侍郎都湊不齊,更別說尚書和侍郎下面還有幹活的人。

以往朝代的文官還需要爭權奪利,劃分地域和師門搞什麽黨同伐異。現在朱元璋麾下文官就算勾心鬥角也僅限於日常鬥嘴。不是他們沒有文人內鬥的傳統,實在是太累了,鬥不起來。

宋濂和劉基相隔千裏同時仰天長嘆。他們寫了那麽多封信,就沒有一個和他們學識能耐差不多的師門友人回應一下嗎?

你們再不回應,等主公當上皇帝,讓你們後悔去吧!

宋濂和劉基痛苦地在百忙之中為朱元璋起草詔書和政令,看得隨行武將同情不已。

他們卻不知道,朱元璋現在正討論一個邪惡的計劃。

“文官確實是太少了。我看常遇春當文官當得挺好,其他人應該也有這個潛質。”朱元璋雙手交合,放在下巴處,“花雲鎮守應天的時候就做的不錯。只要他們識字,其實大部分事都能處理好。”

已經忙瘋了的三個文官紛紛點頭。

李善長睜眼說瞎話:“古時哪有什麽文官武將的區別?武將可治民,文官可帶兵,本就是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