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最後一策和過中秋(第2/4頁)

歌伎們吹拉彈著絲竹小調,溫婉的吳儂軟語唱得人的骨頭都酥軟了。

張士誠嗅著桂花的甜香和菊花的淡香,酒還沒喝多少,人已經微醺了。

這時候,有人稟報,施耳、陳基、劉亮、饒介等人聯袂求見。

張士誠還沒回過神,他身旁摟著兩個腰肢纖細歌伎的張士信破口罵道:“這群迂腐老不死又來掃興嗎?以前元朝強盛,我們接受招安是沒辦法的事。現在元朝自己亂成一鍋粥,弱成那個吊樣,難道我們還要屈居於下不成?”

潘元紹推開身上歌女,整了整衣服,道:“泰山大人,如今你是士林中名聲最好的明君。士林中人人期盼你稱王稱帝,好光明正大歸順你。看朱元璋那小人得志的模樣,怕不是他都快自稱吳王了。難道泰山大人要將吳王的稱號讓給朱元璋?”

張士信捏了一把歌伎的屁股,擠出了兩滴眼淚:“想我那可憐的哥哥就死在朱元璋手中,大哥,我們怎麽也不能將吳王的稱號讓給朱元璋啊。”

這兩人開口後,其他醉醺醺的名士們也紛紛勸說張士誠,如今元朝內亂,正是稱王的最好時機,可千萬不能被小人阻攔。

張士誠擺了擺手,低頭看著酒杯中倒映的圓月,酒杯晃動,圓月蕩開,他將細碎月輝一飲而盡,淡然道:“他們為我出謀劃策多年,倒也不會害我。姑且聽聽他們說些什麽吧。”

施耳等人前來的時候,已經整理好衣冠,用醒酒湯驅散了醉意。

這次來覲見張士誠的人都是張士誠親自邀請出山的名士,羅本沒有資格前來。

羅本替代馬夫,親自驅使著馬匹送師長們來這座極盡典雅的園林前,現在正躺在馬背上,嘴裏叼著一根喂馬的稻草,看著天空發呆。

張士誠宴請的人都醉醺醺的,施耳等人則表現得很清醒。他們來到張士誠面前時,顯得很是格格不入。

張士誠忍不住坐直了身體,臉上露出了慣常對待文人的和藹笑容:“幾位先生一同前來,可是有什麽大事?”

施耳拱手作揖,道:“主公既然已經決意稱王,我等也不再阻止。只是主公兩叛元朝,恐怕對名聲有礙。我等有一策,可讓主公順利脫離元朝,還受世人交口稱贊。”

施耳話音未落,一名士怒喝道:“你這是何意思?!主公名聲……”

那名士話還未說完,施耳腰間長劍脫鞘而出,劍鋒準確無誤地落在了那位名士的頸側。

那名士就像是被掐住了脖子的雞似的,頓時啞聲。

看著施耳如此動作,一些名士嚇得差點從椅子上跌落,一些名士尋找衛兵,一些名士則怒喝施耳以下犯上。

施耳收回長劍,劍鋒還鞘,道:“耳之上僅主公一人,便是把你們全砍了也不算以下犯上。主公,事關主公名節,是非對錯,主公心裏應該明了。此刻阻攔我等之人,其心可誅。”

施耳暴起時,張士誠雖嚇了一跳,但還算冷靜。

他畢竟是身經百戰之人,即便現在耽於享受,倒也不至於被一介老書生嚇到。

張士誠掃了一眼眾名士此刻姿態,起身作揖道:“請先生教我。”

施耳看著張士誠謙恭的姿態,目光軟化了一瞬,但很快又被寒冰封閉:“請主公屏退左右,此計絕不能被他人得知。特別是……”

施耳隨著張士誠的目光掃了一眼場中之人:“特別是某些居心不良的人。”

張士誠在該從諫如流的時候都從諫如流,只是偶爾不按照諫言做。

他不蠢,雖然此刻被說動,很想稱王,也知道如今叛離元朝,恐怕對名聲有礙。

張士誠已經完全被“名聲”二字套牢,特別愛惜在士林中的羽毛。若既能稱王,又能占據道德制高點,他當然樂意,於是欣然同意。

張士誠與施耳等人離開,去書房單獨議事。這中秋宴會,自然是開不下去了。

張士信和潘元紹相約去其他地方繼續玩樂,其他名士紛紛回家。

有些名士急匆匆回家後,立刻寫信讓人帶離平江城。

他們背著手站在門口,舉頭望著天上一輪明月,心中忐忑極了。

……

張士誠等人舉辦中秋宴會的時候,陳家也正在過中秋節。

朱元璋先給城中留守的養傷的將領們過了個節,吃了頓飯,然後直言道“中秋節該和家人過,你們快滾回去與家人團聚”,然後賜下大筆賞賜,自己迅速回到陳家。

朱元璋的下屬們捧著大筆賞賜,嘻嘻哈哈,回家的速度不比朱元璋慢。

顯然,所有人都不想在中秋節還與同僚們應酬。

朱元璋回到家時,陳標已經指揮著家丁在家裏掛上了燈籠,擺上了菊花盆和桂花樹。

馬秀英道:“是不是有些浪費?”

陳標笑道:“娘,咱家裏這些東西,到了明日就會賣出去。不要小看我這個豪商啊!娘你知道現在富戶家流行一種叫菊花桂花樹的東西嗎?把桂花樹上劃條口子,把菊花枝插進去,基本第二日,菊花和桂花就都枯得差不多了,需要換上新的。所以這幾日的菊花和桂花特別好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