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自作聰明和巧合事(第4/7頁)

他說完後,身形瞬間佝僂,仿佛被抽掉了脊梁骨,整個人都垮塌了。

季仁壽疑惑:“兄長?”

朱升怒張的眼目又半闔上,變回溫和的老儒生:“他兄長在六年前被張士誠俘虜,如今在張士誠牢中。”

季仁壽更疑惑了:“這種事,為何他不向主公詢問,卻要找標兒?”

朱升道:“所以說他蠢。他擅自揣摩主公的意圖,大概以為主公已經放棄廖永安。”

朱升深深嘆了一口氣,對季仁壽將當年之事道來。

廖永安被張士誠俘虜後不久,朱元璋俘虜了張士誠的弟弟張士德,張士誠便想用張士德換廖永安。

但廖永安只是朱元璋麾下一普通將領。張士德不僅是張士誠的親信,還是當時張士誠軍中實權的二把手,深受張士誠將領軍士愛戴,和張士誠另一個廢物弟弟張士信完全不同。

張士德在張士誠勢力的地位,相當於徐達再加上沒背叛的邵榮,且還要再加一個朱文正——那個朱元璋唯一的侄子朱文正,不是現在的“陳文正”。

這種交易,怎麽想都是做不成的。

不過朱元璋也是真的想換回廖永安,所以和張士誠談條件。

這談判本是坐地起價,就地還錢。朱元璋獅子大開口讓張士誠投降,等著張士誠還價時,張士誠卻得到張士德讓他投降元朝的信,張士德還“餓死”了。

於是張士誠投降元朝,廖永安之事也不了了之。

季仁壽眉頭緊皺:“以主公謹慎,張士德怎會有機會向張士誠遞信?再說這餓死……若主公不願讓張士德餓死,張士德沒那麽容易死吧?”

朱升看了廖永忠一眼,道:“所以也有人猜測,張士德是被主公斬殺。”

季仁壽搖頭:“不可能。張士德活著,可比死了有價值多了。”

朱升道:“誰知道呢?總之就是張士德死了,張士誠得到張士德的信後向元朝投降了。”

當時張士誠罵朱元璋逼死他弟弟,朱元璋罵張士誠自導自演……這一段無頭公案,怕是永遠也扯不清,將被掩埋在歷史的塵埃中任人猜測。

而廖永安被放出的希望,也渺茫了。

聽了這段往事,季仁壽終於明白朱升話中的含義。

廖永忠以為朱元璋已經放棄營救廖永安,甚至當年張士德可能就是朱元璋殺的。所以他才會想要偷偷接觸陳標,借用陳標的聰明和陳家的力量,看能不能私下做些什麽。

廖永忠此舉並不是背叛朱元璋,反而是自作聰明,以為不揭穿此事,自己私下行動,就能保全朱元璋的臉面和品德——放棄營救被俘虜的將領,可不是什麽好名聲。

但廖永忠此舉無論成功失敗,被他人得知後,豈不是坐實了朱元璋的錯處嗎?

季仁壽十分無奈:“你怎麽……唉,特別是事關主公名譽的事,你以後別自作聰明!”

廖永忠耷拉著腦袋:“是。”

朱升道:“據我所知,主公每年都會寫信給張士誠,希望張士誠放回廖永安。只是他們因張士德之事交惡,張士誠從不回信。楊憲出使張士誠時,也有賄賂張士誠手下官吏,讓他們厚待廖永安。只要張士誠不稱王,還在給元朝名義上管著,廖永安就會無事。我們還有時間。”

廖永忠抱拳哽咽:“是!”

看到廖永忠哽咽的模樣,朱升有些不忍心了。他嘆著氣,又提點了一句:“你以後有什麽麻煩事,寧願去打擾主公,也不要打擾標兒。”

廖永忠再次抱拳答應。

朱升不知道廖永忠是否聽懂了他的言下之意。他也只能說到這份上了。

朱元璋和朱亮祖酒過三巡,朱亮祖哭得眼淚鼻涕糊了一臉,被朱元璋嫌棄地趕走。

他解開衣襟,用袖子扇了扇酒氣,道:“和他說好了?”

朱升道:“說好了。”

朱元璋向廖永忠問道:“你聽懂了?”

廖永忠擦了擦眼淚,道:“聽懂了。”

朱元璋皺眉:“聽懂了就趕緊滾。你兒子的事,我會和標兒說。成就成,不成就等。你先找個先生教你兒子認字!”

廖永忠趕緊滾了。

等廖永忠離開後,朱元璋沉默了一會兒,道:“他找標兒的目的是不是不止和入學有關?”

朱升道:“或許吧。”

季仁壽皺眉:“你剛教訓廖永忠教訓得頭頭是道,說有事不準瞞著主公。怎麽現在你自己在和主公猜謎?這事難道還有主公不能知道的?”

朱升臉色一沉,有點想揮拳給季仁壽一下子。

朱元璋失笑:“還真有事瞞著我?”

季仁壽道:“我們不說,主公也會知道。廖永忠想求標兒出主意,救回他的兄長。”

朱元璋神色一愣,然後平靜道:“這樣啊。居然想求到標兒頭上,他也是病急亂投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