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腦中模擬天生帥才(第2/6頁)

抱怨完後,朱文正整理了一下表情,雙手推開書房門,大大咧咧笑道:“標兒,有什麽要幫忙的?”

陳標飛出三個紙團,準確無誤的砸中了三個哥哥的額頭,暴躁道:“閉上嘴!圓潤地滾走!讓我自己想!”

三人立刻轉身離開,並飛速關上門。

朱文正摸著額頭道:“發火的標兒有點可怕。”

李文忠道:“標兒難得進入這種狀態,我猜我們能贏!”

陳英:“……嗯。”

雖然不知道文忠說這個的依據,在戰前就先順著他說,別繼續泄氣了。

其實朱文正、李文忠、陳英三人對守住洪都、等到救援,信心還是蠻足的。

只是凡事要以防萬一。萬分之一讓標兒出事的可能,他們都要做好預案。

反正最差也就是他們三人把腦袋都借給燕乾,讓燕乾帶著標兒離開。

他們告知燕乾此事後,燕乾差點暴走。

最後燕乾卻還是應下了此事,失眠了好幾宿,直到陳標興高采烈地邀請他們去觀看新修築的城墻。

朱文正小心翼翼道:“你心情好些了?不會砸我們了?”

陳標收起笑容,罵道:“不就紙團砸了你一次嗎?你至於記到現在?小心眼!”

朱文正松了一口氣,笑著把陳標抱起來顛了顛:“陳家祖傳的小心眼,你不也有。嘿嘿,標兒,你算出什麽來了?”

陳標在朱文正懷裏扭動了一下,換了個舒服的姿勢,像個大爺一樣靠在朱文正懷裏癱著道:“什麽算不算,說得好像我是神棍似的。我只是分析了一下情況。”

從古至今的打仗,都不是糧草先行,而是信息先行。

“信息戰”並不是現代才有的東西。古代那些算無遺策的謀士們所謂的出謀劃策,其實打的就是信息戰。

古時候的信息傳輸方式極其缺乏,小說中的信鴿、老鷹送信,都增加了很多誇張的成分,實際應用中效果極其有限,基本必須靠人力傳送信息。

所以古代經常出現這種情況,地方謀反,朝廷幾個月之後才得知消息,下令平叛。

群雄逐鹿的時候,圍城戰的雙方有一項激烈的交鋒,就是城裏的人要向外面送信求援,圍城的人會阻攔他們所有求援的人,盡可能拖延對方援兵得知此事的時間。

古代厲害的謀士大多掌握著主公的非官方情報來源渠道,提前判斷敵人的動向,預判敵人的行為,在敵人實施軍事行動的同時實施己方的軍事行動。

你預判,我預判,你預判了我的預判,我預判到你預判到了我的預判……就看誰預判的層次最高,誰就技高一籌。

頂尖謀士的信息整合能力、邏輯能力、空間思維以及最最最重要的數學能力等等,都是肯定是第一等的。

在現代,頂尖謀士大部分基本能力都已經被電腦取代。現代將領只需要通過電腦計算出的對方的行動概率,結合自己的直覺做出判斷。

換句話說,古代厲害謀士的腦袋,差不多就算一個人肉計算機了。

劉基就是這種頂尖的人肉計算機之一。但有人比劉基的天賦更強,那人就是陳標天天掛在嘴邊的“傻子爹”。

陳標並不知道,朱元璋在月余後才得知洪都被圍,舉兵去洪都解圍。他不僅預判了會和陳友諒在鄱陽湖決戰就,還在戰局不明朗、自己兵力比陳友諒少三分之一、長途跋涉被陳友諒以逸待勞的強大劣勢情況下,分兵幾路,提前戒斷了陳友諒的逃跑路線。

是的,朱元璋在開打前、在自己處於絕對的劣勢時,就先非常猖狂地先分兵把陳友諒的後路斷了!

這種神操作,放眼古今中外,都難以見到。

正因為朱元璋的神操作,才在陳漢氣數未盡時,就一勞永逸,以這一戰定乾坤,不僅完全鏟除了陳漢的威脅,也從各方割據勢力都看不起的小勢力一躍成為逐鹿中原不可忽視的雄主。

陳標就繼承了這種天賦。

他還有一個開了記憶掛、堪比超小型老舊偶爾卡殼計算機的大腦。

兩者相加,陳標雖然初次涉及軍勢爭奪,各種信息很輕松地在他的小腦袋中交匯,變成動態的軍勢圖。

他就像是在做一個策略遊戲一樣,腦海裏輸入數據,開始建模,逐漸細化,然後各方勢力在山川河流中動了起來,開始連續模擬。

當腦海中的“遊戲”開始模擬時,陳標就不需要窩在書房裏安靜思考了。無論吃飯睡覺走路,他都能一心二用在腦海中模擬運算,等待結果出現,就像是腦海裏裝了個真正的計算機軟件一樣。

頂尖謀士都這樣,腦子動起來之後,接下來的就不需要特意去思考,它自己就會得出結論。

陳標在幾人的詢問下,把自己腦海中的“模擬”告訴了他們,讓他們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