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女學和李文忠婚事(第3/4頁)

朱元璋心中的膈應終於散了一些。

丁普郎和傅友德歸服朱元璋後,胡廷瑞就是陳友諒麾下最後一員徐壽輝舊部大將。現在為陳友諒領兵的都是陳友諒舊部和親戚,他幾乎已經與徐壽輝勢力剝離。

胡廷瑞的歸順極具政治和戰略意義。自此,陳友諒非嫡系將領幾乎望風而降,朱元璋不廢一兵一卒,便輕松蠶食陳友諒從徐壽輝手中繼承的領地。

陳友諒發現現狀後,就將徐壽輝舊部手中兵力收攏到嫡系將領手中,放棄部分領地,在武昌團成一個刺猬球。

陳友諒氣數未盡。朱元璋沒有大船,在水戰上較為弱勢。

因此朱元璋和陳友諒的戰爭,進入短暫的休戰期。

朱元璋在應天繼續發展經濟,時常去其他領地巡視和監督井田制的推進,並執行新的商稅政策和教化政策。

應天小學的黑板隨著朱元璋的腳步,傳遍了朱元璋的領地。

只是一塊小小的不起眼的黑板,居然讓朱元璋麾下書院的教學效率得到了極大提高。之後,黑板被商人們帶到了華夏南北,帶上了遠航的海船,帶到了海外,傳遍了世界各地。

海外對華夏最了解的事,除了馬可波羅在遊記中寫的遍地黃金,就是華夏人的學校裏早就用上了黑板,一個老師可以教導非常多的學生。

那華夏人一定很有知識,是智慧的民族。

沒打仗了,自家爹娘還是時常出差。

陳標看著已經會走路的狗弟弟貓弟弟,惆悵極了。

他爹本來說,等狗弟弟貓弟弟滿周歲就取一個正式的名字。

但他爹太忙,好不容易回來一趟,又說沒靈感。

於是他的四弟五弟還是狗弟弟貓弟弟,沒有正式的名字。

陳標想著他爹說“下次一定”,看著狗弟弟貓弟弟的眼神充滿憐惜。

不知道他的四弟五弟什麽時候才能有大名。這個爹真的太坑了。

更坑的是,整個陳家除了陳標自己,連馬秀英都沒覺得晚給陳狗兒陳貓兒取大名有什麽問題。

不見他表兄李文忠叫了十幾年的李保兒,才有了一個正式的大名?

雙胎難養活,賤名好養活,沒什麽問題。

陳標見家裏沒有人站在他那邊,只能摸了摸兩個弟弟的小臉蛋,悲傷地告訴弟弟們,大哥幫不了他們。

陳貓兒蹭了蹭陳標的手心,乖巧極了。

狗弟弟抓著陳標的手晃來晃去,並試圖順著陳標的手臂往上爬,凸顯一個何為活潑過頭的狗子。

陳標制止住狗弟弟順著胳膊往上爬的舉動,哭笑不得把四弟推了個倒仰:“等你長大了,恐怕比老二老三還令我頭疼。”

陳狗兒被推倒了也不生氣哭鬧。他在床上滾來滾去,抓住什麽都能玩,精力充沛無比。

陳貓兒則打了個哈欠,靠近陳標,依偎在陳標身邊沉沉睡去。

“大哥!我們回來啦!”

“噓,小聲點,五弟剛睡著。”

“哦,大哥!我們回來啦!!”

“……”

陳貓兒被吵醒,嗚咽著哭出了聲。

陳貓兒一嗚咽,正玩得腳丫玩得開心的陳狗兒也跟著嚎。

而故意吵醒弟弟的壞哥哥陳樉、陳棡則拍手大笑。

陳標按著額頭,半晌無語。

又是弟飛弟跳弟吵弟鬧的疲憊一天。

陳標筋疲力盡,正好又到秋日,氣候涼爽,他便和表兄李文忠去視察城郊工匠場,看看水泥的制作情況。

李文忠此番回應天,是為了成親。

朱文正接到洪都的妻子宋氏生了一個大胖小子,李貞終於對兒子的婚事上了心。

李貞原本想著在自家村裏尋一個知根知底的老鄉。

朱元璋當皇帝後,李貞就是外戚。

李貞書讀得不多,戲曲看得不少。在戲曲中,外戚飛揚跋扈都沒有什麽好下場。

所以李貞不僅自己十分低調,也不願意讓李文忠娶家世太良好的女子,以免將來卷入朝堂紛爭。

因此朱元璋給李文忠選的文臣武將之女,都被李貞婉拒了。李貞鐵了心要給李文忠選個農婦。

李文忠這樣一個在戰場上屢立戰功,已經有名將之風的年輕將領,得知此事差點哭出聲。

還好在馬秀英勸說下,李貞最終同意給李文忠選一個耕讀世家的小家碧玉。那女子長相不錯,讀過幾本書,勉強算得上知書達理。

李文忠雖然羨慕朱文正有如此美好的妻子,但小家碧玉也比農婦好多了,他便認了。

不過同齡兄弟之間難免攀比,他心裏還是十分難受。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連自家爹娘都勸不動,陳標作為晚輩,無法對李貞的決定指手畫腳。

他只能陪伴在犯了婚前恐懼症的李文忠身邊,每日帶著李文忠去看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兒,轉移李文忠的注意力。

陳標本以為,水泥這麽厲害的東西,一定能讓李文忠的注意力從娶妻上轉移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