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文人們的玲瓏心思(第2/6頁)

朱允升先生是個半隱士,不慕名利不追尋前程;劉伯溫先生正是義父帳前的大紅人,前程不可限量。

他們不僅地位上不該有矛盾,甚至可能都沒有見過面。

再者,為什麽帶標兒去大帥府就能衍生出這麽多含義?真的不是季先生想太多嗎?

陳英在揉太陽穴的時候,朱異再次拱手鞠躬:“父親說,季先生一定能明白他的苦心。那麽季先生是否能退讓一步?”

季仁壽死死盯著朱異,半晌,他道:“我確實不出仕,但照看一個孩子而已,和我是否出仕有什麽關系?我不管他和伯溫有什麽矛盾,他們又要利用標兒做什麽,但你們可否問過標兒自己的意見?我聽伯溫說,標兒心智成熟,堪比成人,極有主見。老夫雖年老,但智不昏。我看你父親不僅年老,智也昏了。”

朱異聽季仁壽罵自己父親,也不生氣,繼續道:“父親並未看輕標兒。今日,父親就會將此番博弈告訴標兒。父親只是以此事,詢問季先生的選擇而已,和標兒無關。”

季仁壽冷笑:“詢問老夫是否會投奔朱元璋?朱升還真是看得起我!”

朱異嘆氣,道:“父親本來不想把這件事挑明,才會用這種方法。先生心中既然,為何要說出來?默契解決不好嗎?何況正如父親所說,他和劉伯溫的事,先生本就不該摻和。”

季仁壽沉著臉,半晌不語。現場陷入難熬的寂靜。

陳英使勁轉動腦子,再次勉強抓到了一點頭緒。

朱先生做這些事,本是直說太傷感情,也太不給季先生面子。所以他才多此一舉,用旁人可能不會察覺的小動作,告訴季先生他的想法,並讓季先生做出選擇。

但季先生好像脾氣沒有表面上看到的那樣好,直接當著外人的面質問。

尷尬了。

陳英覺得,自己好像不該在這裏,不該卷入文人之間的鉤心鬥角。

而且他無論怎麽想,都想不明白這有什麽好鉤心鬥角的!你們究竟在打什麽啞謎!

半晌,季仁壽率先開口,對陳英道:“標兒是應天小學的小先生,也是應天小學這個書院的院長,是嗎?”

陳英點頭:“是的。”

季仁壽道:“應天小學這幾日都有開學?”

陳英道:“當然。再忙也不能耽誤學習。”

季仁壽道:“小學可缺經義先生?我白白住在陳家,頗有些不安。願意為小學講課幾日,充當住資。”

陳英本想說不用,但他聽到朱異的嘆氣聲,抓到了一點什麽,立刻道:“先生客氣了!先生這樣的大儒能在小學授課,令小學蓬蓽生輝!先生是只給小學生們授課,還是需要我們開放小學校,讓應天人來求學?”

季仁壽道:“不要告訴其他人,我改個名字,只和小學生授課。”

陳英道:“好,我立刻安排!”

朱異深深嘆了口氣,摸了摸鼻子,道:“我可以繼續聽課嗎?”

季仁壽罵道:“滾!”

朱異沮喪。

爹啊,你可害苦孩兒了。

……

“雖我對朱升並不了解,但從主公為我搜集的朱升生平信息,我可看出,他是個做事喜歡繞彎子的人。”劉基得意揚揚道,“我師兄又是一個面冷心熱,看似平和、實則性情激烈之人。師兄最厭惡人使些小手段。師兄可不會認為那是委婉,只認為那是上不了台面的陰謀詭計。”

朱元璋摸著胡茬道:“伯溫的意思是,朱升會使手段委婉試探你師兄,而你師兄厭惡這樣委婉的手段,反而會被朱升激起鬥志?”

劉基點頭:“這便是激將法。若運氣好,朱升被師兄的名聲和外貌迷惑,以為師兄是一個綿裏藏針的溫和君子,恐怕會吃大虧。那時,師兄即使不為大帥出仕,也可能留在應天,成為大帥第二個半隱士的謀士。”

朱元璋先開心地點頭,誇贊劉基對人心的把控真厲害。

然後,老朱非常耿直地實話實說道:“伯溫,你現在使的是不是就是季先生最厭惡的小手段?”

劉基劉伯溫:“……”

宋濂用袖子掩著嘴,放肆大笑道:“主公,你這可說得太對了。在伯溫歸隱田園之前,伯溫絕對是季山甫最討厭的同門。”

劉基拂袖,惡狠狠道:“怎麽?主公看不上我這點陰謀詭計?”

朱元璋撓頭:“不是看不起。我只是想,季先生是伯溫的師兄,肯定和伯溫一樣聰明。他是不是能看透伯溫的計謀,雖入局,但是等你回去後,和你斷絕師兄弟關系?”

朱元璋說著,樂道:“說不定真的會!”

劉基不敢置信地看著露出看樂子笑容的朱元璋:“主公,我為你出謀劃策,你居然想看我笑話?”

朱元璋連連擺手:“沒有,沒有,哈哈哈,你怎麽能這麽想?我只是提醒你,想個辦法討好你師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