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摯友如何交流感情(第4/4頁)

陳標撓了撓朱元璋的脖子,道:“是我不想回來。看宋先生他們菜雞互啄,真好玩。”

朱文正和李文忠同時“噗”地笑了出來。

朱元璋也忍不住樂了:“菜雞互啄?這詞很形象。但標兒不可以在外面說。”

陳標抿著嘴壞笑:“我才不會。爹,他們因為井田制吵了起來。”

朱元璋笑容消失,沉聲道:“他們認為我……我們大帥做事太激進?”

陳標搖頭,面色古怪:“正好相反。劉先生和章先生認為宋先生他們膽子太小,居然沒有立刻全面推行井田制。劉先生還說,常將軍在衢州就幹得很好。宋先生他們應該先提議朱大帥立法以正綱常,厘清吏治和民間富戶不法之事,光明正大收私田為共有。”

“宋先生他們罵劉先生和章先生處事太過激進理想,沒有考慮大帥的情況。大帥現在被主流文人排擠,本就舉步維艱,現在應該徐徐圖之,安撫士紳,以免生亂。待天下大定之後,再清算不法占田,以供民用。”

“然後,他們誰也說服不了誰,就打了起來。”陳標感慨,“雖然是菜雞互啄,打得還挺好看。”

朱元璋後悔了。

他真的非常非常後悔。

他為什麽會在院子裏枯坐等候?就算怕暴露身份,他可以偽裝後在隔壁雅間偷窺偷聽啊。

這麽有趣的事,他怎麽就錯過了!

朱元璋悔得腸子都青了。他想看大先生們吵架……不對打架……不對談論國事啊!

朱元璋感慨:“沒想到他們都支持井田制。”

陳標點頭。

他更沒想到的是,劉基劉伯溫居然被宋先生罵做“孫氏之賤儒”。

孔子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所留下儒家學說經各家發揚光大,分成不同學派。

根據《韓非子》的《顯學》中一文,稱春秋時有“八大學派”,孫氏之儒其實是荀氏之儒,因為避諱漢宣帝名諱,後世稱荀子為孫氏。

所以劉基若是“孫氏之賤儒”,那就是修的荀子的學說。

荀氏之儒與孟氏之儒對立,孟氏之儒則是現在各種學派的源頭。

主修荀子,那可比什麽事功學派刺激多了,劉基才是真正的“儒教叛徒”啊。

陳標撓撓頭。

他對劉伯溫的了解在於各種傳說。劉伯溫雖然在民間傳說中也不是個正經儒學大家,倒是像個陰陽家或者方士。

陳標確實對劉伯溫了解太少,換一個學《明史》的人就會發現,劉伯溫修習的學說,在他成就中就有端倪。

民間傳說,劉伯溫觀氣斬龍脈斷陰陽做《燒餅歌》。全是假的。

《燒餅歌》已經被證明是後人牽強附會,劉伯溫不是個方士神棍。

民間傳說,劉伯溫是朱元璋麾下第一謀士,為朱元璋制定了先打陳友諒後打張士誠的國策。誇大了。

陳友諒殺了徐壽輝建立陳漢王朝後,立刻就大軍順江而下,打了個朱元璋一個措手不及。朱元璋差點中道崩殂,完全是被碰瓷了被動反擊。

民間沒有傳說過,但劉伯溫在真實歷史中所做的最大的貢獻,其實是《大明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