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乾綱獨斷暴君雛形(第2/4頁)

宋濂臉色有點白:“柴火就罷了,山物?!還能有人在這裏打獵不成?”

朱元璋見宋濂這模樣,失笑:“人要是餓狠了,佛前的貢品都能偷,到墳堆裏抓狐狸、黃鼠狼、甚至老鼠來吃,多正常。好歹也是一頓肉啊。”

當過和尚也當過乞丐的朱元璋對此非常有心得。

宋濂嘆了口氣,雖臉色仍舊有些不好看,但點頭道:“說的也是。”

朱元璋見宋濂這反應,倒是有些驚奇了。

他還以為宋濂會難以接受,沒想到這位宋先生,居然是個挺開明的人。

一同埋了土,種了樹,朱元璋和宋濂、葉錚之間的氣氛好了許多。

陳標馬上要來了,徐達把常遇春帶去老遠的地方住,以免他揭穿朱元璋。

陳國瑞的住處安排在揚州臨時征用的大帥府的後面,有暗門先通向徐達暫住的院落,再去大帥府。

兩位先生的住處有些麻煩。徐達問過朱元璋之後,把兩位先生的住處安排到常遇春附近,美其名曰常遇春身上煞氣足,能鎮得住揚州這還未散去的森森鬼氣。

常遇春欲言又止。其實他自己都還害怕呢。徐將軍真是太高看他。

宋濂和葉錚對這安排並無異議。他們才剛投奔朱元璋,朱元璋肯定不會把他們安排在核心機密之處。讓常遇春給他們當“護衛”,朱元璋已經足夠尊敬他們。

當晚,朱元璋在大帥府設宴,款待難得主動來投奔他的兩位大文人。

剛祭祀完,不適合吃大魚大肉。但朱元璋身邊的廚子都是陳標在陳府中培養的人,只用素菜和主食也能做出一桌子好菜。

就是朱元璋捧著大盆子吃面的模樣,實在是不雅觀了些。

“抱歉,我本來想裝一裝,但以後大家要共事,裝得了一時裝不了一世。”朱元璋不好意思道,“大半天沒吃東西,餓得我前胸貼後背了。”

宋濂和葉錚看著朱元璋的憨厚表情,實在是不知道說什麽好。

只看朱元璋現在,怎會想到朱元璋將來一定是一個暴君?

有遠見的人都能以小見大。

會殺人的人不一定會成為暴君。

甚至屠城的人都不一定會成為暴君。

朱元璋此次手段並不算太殘暴,但宋濂和葉錚認定他一定會成為暴君。

濫殺的暴君遲早被人推翻,並不足為懼。文人們最擔憂的暴君,是如秦皇漢武那種,其“暴”,只是他們作為優秀皇帝的手段。

宋濂和葉錚雖然不贊同朱元璋用人肉祭祀,但他們並不是認為朱元璋這樣做有傷天和。

張明鑒這種人,說他是畜生都侮辱了畜生,千刀萬剮都不為過。他們試圖阻止朱元璋,只是因為這樣做,會對朱元璋的名聲造成危害。

他們本以為朱元璋不知道這一點,但聽完朱元璋的話之後,他們發現,朱元璋對這樣做的後果很清醒。

朱元璋說,他要成為惡人所懼怕的最大的惡人,要成代表民意的最銳利的那把刀。

這句話就表明,朱元璋如果將來成為皇帝,一定不會選擇緩和的方式治國。

貪官汙吏?豪強世族?快刀斬落,就算這朝堂空了大半又如何?

宋濂和葉錚確實看得很準。

歷史中,朱元璋不懂為什麽官員皆貪,他便將貪官剝皮充草,用更大的“惡”來止那些官員心中的惡。

軍屯商屯、軍戶制度、糧長制度……這些在明朝中後期被人詬病的“惡政”,在朱元璋和朱棣當政的時候都是善政。因為他們手中的刀,比人心腐化的速度更快。

朱元璋這種很清楚自己每一次“作惡”原因,每一次“作惡”都很冷靜很理智的人,就是合格的暴君。

合格的暴君,也是合格的君王。

但歷史中合格的暴君,最後都很容易變成不合格的暴君。他們失去了理智,被殺戮蒙蔽了雙眼,清醒的殺戮變成了純粹的釋放殺戮欲,給國家和百姓都會帶來重大災難。

朱元璋現在確實是一個合格的暴君,但未來呢?他能控制住自己,不變成純粹的殺戮惡鬼嗎?

宋濂和葉錚心裏都沒底。

朱元璋也挺忐忑。

他雖然覺得自己沒做錯事,但如果又把大文人們氣走,李善長會不會被氣得罷工?

那可不行。李善長要罷工了,他就得頂上,沒工夫出外征戰了。他還想早點給兒子把這個江山打下來呢。

“那個啊,宋先生,葉先生。”朱元璋一緊張就會搓手手,這是當農民當和尚當乞丐養成的壞習慣,“你們有什麽話就直說吧。”

宋濂和葉錚回神,看著朱元璋忐忑的模樣,更是無奈。

這朱元璋……性格分裂的有些厲害啊。

葉錚嘆氣,率先問道:“朱大帥。你說你要為了百姓成為最鋒利的那把刀。你……你以後是準備把貪汙的人都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