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第3/3頁)

宋濂板著臉道:“若我們不去,朱元璋身邊只有小人,對我等豈不是更不利?還是說,伯溫兄你真的相信結束亂世的是張士誠?”

劉基眼眸抖動了幾下,深深嘆了口氣。

論治學,他不如宋濂;論謀略和對天下大勢的把握,他自認為遠超於宋濂。

宋濂都能看出的事,他怎麽看不出?

若接下來沒有新的雄主出現,結束亂世的人,只能是朱元璋了。

這個元末亂世並起的群雄們,怎麽都這麽……不太行啊。朱元璋居然是矮子中的高個子了?劉基對如今局勢分外不滿。

劉基見勸不動宋濂和王袆,便轉向剛從福建建寧避亂回來的葉琛。

葉琛一直隨元將石抹宜孫在處州鎮壓紅巾軍。今年,朱元璋攻破了處州,葉琛跟著石抹宜孫敗逃福建建寧,現在才輾轉回到浙東。

劉基同樣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你今年剛和朱元璋打過仗,怎麽現在就要包袱款款投靠朱元璋去了?

葉琛表情比宋濂那張學究臉更嚴肅:“我與朱元璋交戰後,深知朱元璋若無人規勸,其麾下軍士可能會禍害百姓蒼生。他一紙政令自絕於天下正統文人,更令我堅信這一點。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我今奔向虎穴,舍身約束猛虎。若能成,自是大功德一件;若不能,伯溫兄你也能下定決心投靠他人。”

宋濂看了一眼葉琛,眼神幽深。

葉琛回看,表情還是那麽正義凜然。

王袆使勁點頭:“劉兄,你有臥龍張良之才。無論哪個雄主得到你,都能有一飛沖天之勢。若朱元璋殺了我們,全天下文人對朱元璋心灰意冷,你再投靠他人,定能奠定新的天下大局。”

宋濂眨了眨眼,收回幽深的眼神:“沒錯。伯溫,我們的家人就拜托你了。”

看著三人的殷殷期盼和毅然決然的神情,劉基心中感慨萬千,敬佩不已。

他拱手彎腰,斬釘截鐵道:“基,斷不負所托!”

劉基走了,宋濂、王袆、葉琛三人出發了。

三人在馬背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同時側過臉,不看對方。

宋濂,朱子嫡傳。

他將在明朝建國後為朱熹敵對文人,浙東金華學派唐仲友做傳,為唐仲友正名。朱子門人悉數收購宋濂所作《唐仲友補傳》並銷毀。但宋濂仍舊鍥而不舍堅稱真儒價值在於積極治世,而非空談性理。

王袆,祖父、父親、他,王家祖孫三代皆為朱子嫡傳。

明朝建國後,王袆盛贊朱熹敵對文人唐仲友的帝王之術為“聖賢之所以為道者”。

他還在看到浙東學派金華學派創始人呂祖謙其血統後繼無人,自學繼承了呂祖謙道統,為呂祖謙續編《大事記》一百卷。

葉琛……

咳,永嘉學派集大成者水心先生葉適,祖籍浙江處州(今麗水)。葉琛正好是浙江處州人。

三人側過臉尷尬了一會兒,不知道誰先把臉轉回來,而後相視紛紛大笑。

宋濂率先拱手:“經制之學。”

經制之學由唐仲友首創,反對空談學問,希望將儒家經典用於實踐。

葉琛笑著拱手:“功利之學。”

水心居士事功學派,懂的都懂。

王袆連連拱手:“不主一說,兼理、心、事功之學。”

宋濂搖頭,葉琛大笑,異口同聲道:“定是師承呂成公。”

三人揚鞭縱馬,笑聲隨著馬蹄踏出的塵埃高高揚起。

……

朱元璋並不知道,本來在正史中,他在強征“浙東四先生”前,軍中幾乎沒有有名文人,有名的文人全部都投靠張士誠去了。

而現在,他得罪了天下大部分文人,卻居然有文人主動包袱款款來投奔他。

本文主角陳標更不知道。

陳文正是個閑不住的人。他留在應天後,日日帶著陳標出門玩。

今日,他們居然見到了有人欺男霸女,高興極了。

陳文正二話不說沖了上去,上下左右一通王八拳,將對方打倒在地。

哪知道打了小的來了老的,一個中年黑臉漢子帶著一隊軍士沖了過來,把陳標嚇得直跳腳。

正好李善長帶著幾個將領抱著一堆書路過。陳標大喊:“李叔!救我!那個黑臉叔叔要揍我!”

李善長把書一丟,挽起袖子就沖了過來:“常遇春!你發什麽瘋!居然敢動標兒!”

剛回應天的常遇春:“?”

然後,朱元璋麾下第一猛將常遇春常十萬,被朱元璋麾下第一文臣李善長一把抓住腦袋頂,扣在了地上。

跟著李善長過來的眾位將領:“……”

常遇春帶來的一眾軍士:“……”

正抱在一起你踹我我踹你滿地亂滾的藍玉和陳文正:“……”

陳標下巴“嘎吱”一聲,差點因為嘴張太大而脫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