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第2/4頁)

朱元璋沉思了一會兒,不情不願道:“好吧,現在缺人。就靠他們便能盤活揚州?”

陳標道:“當然不能。大帥地盤少,人口更少,就現在的地都種不滿。我倒是有法子解放更多的人力,可大帥肯定不同意。”

朱元璋疑惑:“為何?”

陳標趴在他爹肩膀上,湊他爹耳邊悄悄道:“我的法子是效仿漢唐均田,女子也授田,鼓勵寡婦再嫁,禁止裹腳。但朱大帥出了名的討厭女性,你敢提讓女子拋頭露面幹活的事,他肯定會砍了你。”

朱元璋無語:“你娘……你娘和大帥的夫人都能拋頭露面呢,說什麽傻話?大帥不是剛下令,讓軍中掠奪的女子歸家,無家可歸者給予錢糧再嫁嗎?在這個亂世,好多寡母帶孩子。若既不準女子再嫁,又不準女子拋頭露面,一家人不就只能餓死?”

陳標疑惑:“對啊,我也很疑惑,為什麽大帥會禁止寡婦再嫁,禁止女子拋頭露面。”

在封建社會和統治者說什麽女性地位,那是對牛彈琴,牛還會翹蹄子踢死你。

但這件事從利益上說不通。

亂世之後開辟新王朝,最重要的事就是恢復人口。在封建社會,人口就是一切的基礎。

漢初為了恢復人口,規定女性超齡未嫁、寡婦守寡幾年後超時未再嫁,其父兄都會被責罰。

曹操為了有足夠多的人口,士兵前腳出征,他後腳就派人把其育齡妻女拖走再嫁,好無縫生育。

同樣是封建社會比爛的迫害女性,漢初和曹操好歹有利可圖,能看懂其中邏輯。

朱元璋的大明朝建立在一片廢墟上,廣袤的國土十室九空,萬裏沃土無人耕種。這時候,他應該效仿漢初、唐初,趁著土地多趕緊搞均田制,將更多的土地分給平民,所以女性也能分地。

雖然之後世族豪強肯定會千方百計兼並土地,但前期分的越多,一個王朝恢復生機就越快,盛世持續的時間就越長。

朱元璋不僅不給女子授田,還在洪武元年頒布了褒獎烈女貞婦的規定,約束女子再嫁。

之後女性的娘家、夫家為了獲得獎勵,喪夫女子常常被自殺,沒被自殺的女子也不能出門種田務工。

普通老百姓家更加捉襟見肘,孩子死亡率非常高。人口沒有快速增長,大明的休養生息比起以前朝代艱難不少。

朱元璋的厭女情緒,能比大明的江山更重要?

別說陳標不明白,朱元璋自己都不明白。

他自己是窮人,非常明白,如果禁止女子再嫁,像他這種窮小子,未來估計幾乎娶不到媳婦了。

朱元璋皺眉:“標兒,別聽人胡說,大帥沒做過這些事。”

朱元璋確實現在對女性的政策挺正常,符合一個封建大勢力主正常的狀態,比如鼓勵女子耕織、鼓勵女子放小腳、鼓勵寡婦再嫁。

男人都在打仗,女人不耕織,朱元璋的兵吃什麽糧穿什麽衣?

未來朱元璋攻入元大都的時候,還釋放元大都後宮女子,鼓勵她們再嫁,和洪武元年的他判若兩人。

陳標現在年歲尚小,幾乎足不出戶,所有信息都是陳家人搜集給他的。

通過搜集的信息,他也知道朱元璋現在還挺正常。

他撓撓頭:“現在他沒有嗎?但未來他就是這樣的人啊。”

朱元璋皺眉:“未來啊……”

他知道自家兒子是神仙童子,偶爾會說一些未來的話。

朱元璋經常算命,他以前當和尚的時候還假裝神棍給人算命,所以知道算命的一些規矩。

算命最大的規矩就是不能故意泄露天機。不小心說出來就罷了,但如果有意識的觀測未來,肯定會被懲罰,未來也會改變。

觀測未來就是為了趨吉避兇,當然未來會改變。

所以陳標好似能窺見一些未來的事,朱元璋從不主動打聽,只在陳標說漏嘴的時候思考怎麽利用這些未來的事。

朱元璋不認為自己是會情感用事的人,這樣的人成不了一方之主。

未來他怎麽會做這種百害無一利的事?他又不是迂腐書生,管什麽別人守節不守節……等等,迂腐書生?

朱元璋想到了最近的一件事,猜到了未來如果自己會這麽做的原因。

他摸了摸自家兒子頭頂的小揪揪:“最近大帥麾下的文臣們讓大帥趕緊認個厲害的祖宗,好拔高他的出身。你知道的,因為大帥是農民,是和尚,是乞丐,所以那些高才們都不肯投奔大帥。他們給大帥選的祖宗是朱熹。”

陳標仰頭:“朱熹也配?”

朱元璋失笑:“朱熹不是半個聖人嗎?他怎麽不配?”

陳標道:“他聖到哪?”

朱元璋現在讀書不多,現在正研究史書,沒來得及讀程朱理學,只知道朱夫子很有名。他結結巴巴道:“怎麽也比大帥現在的出身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