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4/6頁)

“我叫衛孟喜,我在窩棚區裏開了一家美味鹵肉店,相信大家都認識我,我的鹵肉車間現在一共有十八名女工,都是咱們窩棚區的煤嫂,最短的幹了兩個月,最長的已經幹了一年半,工資最低一個月三十,高的時候能到一百三十塊,只要我的鹵肉店還能開下去,以後這樣的工作機會我都會留給煤嫂,因為她們是這世上最可愛的人!”

有這句承諾,比那些天花亂墜的鼓吹有用多了,所有人“啪啪啪”鼓掌,這種簡單粗暴的“宣講”非常得人心。

畢竟,在窮人多的地方,講夢想講情懷都是扯淡,什麽都沒發錢來得直接!

衛孟喜也不想搞那些文縐縐的,她就是想在自己賺錢的同時,能給女人們提供一點工作機會,因為一個女人對家庭太重要了。

她們是妻子,需要與丈夫共同承擔養家重任。

她們是閨女,需要孝敬雙方老人。

她們是媽媽,需要讓孩子有學上有衣穿有飯吃。

她們更是她們自己,需要好好愛自己,打扮自己,保護自己,愛惜自己。

這一件件,哪一件不是要錢來支撐?老人病了光喊口號就能減輕他們的病痛嗎?孩子餓了是不是背點大道理就能飽?男人跟你吵架說他壓力大,憑什麽要忍氣吞聲由他發泄?

沒錢,就沒地位,更沒有愛自己的資本。

光喊口號讓女人愛自己有屁用,愛自己你沒錢買化妝品沒錢看病沒錢買漂亮衣服,你拿嘴愛自己嗎?

衛孟喜是窮過苦過的,她知道很多時候不是女人不愛自己,是沒錢沒條件愛,所以她現在要做的就是,給她們創造這樣的機會,越多越好!

幾乎是同一時間,所有“工作小組”的成員,都給她打了十分,就連姚永貴也詫異極了,最高分和最低分都是十分,去掉兩個以後,她拿下了一百分的滿分!

有這樣的“珠玉”在前,排她後面的競爭對手哪還有心思說自己的計劃啊,這說了也白搭,因為評委們就是要把樓賣給她!

在眾人或羨慕或嫉妒,或欽佩的目光中,衛孟喜擡頭挺胸,拿下了小樓加倉庫的購買權,一萬八。

價格比預期的高,但買就買了,礦上同意她先交一萬三,剩下的五千塊在一個月內付清就行。

衛孟喜趕緊回家取了三千塊來,當場就去區裏把產權證過戶掉,全程都是由信得過的姚永貴在幫著她跑腿。

“小衛你這腦袋瓜,不去當領導可惜咯。”明明也沒引經據典,也沒啥大道理,但就是能讓人打滿分。

他親家公,以前在國棉二廠當主任,去年上半年辭職說是要下海經商,自從知道礦上要賣樓就一直在活動,請客送禮跑關系,至少花出去好幾百,準備得也十分充分,結果……還是被這小年輕給截胡了。

國家單位的老油條都沒她會說,這女同志一張嘴不簡單呐。

“姚主任您就別打趣我了,我這還不是多虧您提攜嘛,礦區的兄弟姐妹們互相幫襯,有困難一起扛,以後有好日子大家一起過,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姚永貴笑著說是,當然,現在的他只會把這當假大空的場面話來聽。

衛孟喜也不解釋,事情是做出來,不是說出來的。

辦完手續,她照例是先列個計劃出來,廠子她上輩子沒辦過,沒有現成的經驗,但那天跟舅舅取的經這不還沒用上嘛?

她先在本子上列出大致的廠子規模,小樓後面六百平的倉庫,層高挑得非常高,全是鐵皮房子,以前儲糧的時候就挖出專門的排水渠道,通風條件也十分給力,屋頂上的巨型電扇也還能用……光這三條就能省下不少工夫。

她不需要重新蓋房子,只在現成的鐵皮房子的基礎上,隔出幾個清洗、切制、鹵制、儲存車間就行。

而且跟小作坊不同,必須是標準化的,按照孟舅舅核算的成本,其它三個車間都不貴,平均一千塊左右,就儲存車間需要低溫和真空處理,成本估計在一萬塊左右。

前面的小樓有三百六十平,她暫時還沒想好要幹啥,可以先空著,所以現在要裝修完成一個標準化鹵肉加工廠的話,至少需要一萬五千塊錢,都快趕上房產總價了。

加上房款,她現在有兩萬塊的窟窿要填,衛孟喜既有壓力,又感覺到渾身滿滿的幹勁,這就叫動力!

如果按照現在的鹵肉銷量,每天能有二百多元的凈收入,也得三個月才能填上。

但衛孟喜是能幹等三個月的人嗎?房產證拿到手,她就要變廢為寶。

找到幫蓋房子的施工隊,她把圖紙遞過去,對方立馬明白她的意思,哪裏該劃,哪裏該量,短短兩天時間就幫她照著實地測量下來的面積,重新做好了施工圖紙。

她做事爽快,施工隊也喜歡跟她這樣的客戶打交道,哪怕錢沒到位,但圖紙一出,人第三天就開始進場施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