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2/6頁)

“他們去舅公家過暑假,還要一個禮拜才回來。”陸工體會到孩子不在家的“清閑”生活之後,又把他們的朝陽老家之旅延長了一個禮拜。

至於崽崽們:回家幹啥?在舅公家好吃好喝,舅公還專門為他們買了台大彩電,別提多幸福了!

衛孟喜一開始也是擔憂啊,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生怕孩子太小,不會照顧自己,又怕舅舅精力有限,顧不過來這麽多孩子,還在心裏把孟家老宅到護城河的距離算了又算,擔心他們會不會偷摸下去洗澡玩水。

暑假是溺水高發期,但願她是社會新聞看多了。

結果孟舅舅說,孩子們習慣非常好,早上不賴床,起來自個兒洗漱,完了自覺背書學習,中午乖乖跟著下館子,下午在老宅玩尋寶遊戲,晚上乖乖睡覺,連刷牙都不用他催,就是出門也得他帶著才去。

關鍵是幾個崽都胖了兩斤,衛孟喜的“愛心電話”就從每天打三次變成一天一次,到現在直接就是三天一次。

廣梅聽得咯吱直笑,“這敢情好,你們也能松快兩天。”

“可不是嘛。”衛孟喜心情好,吃得也多,又給自己添了一碗米飯。

煤礦小食堂價格貴,份量也少,但味道還不錯,衛孟喜自己吃過的飯店沒一千也有八百了,都不得不說好。

聽說現在主廚的是趙有志,就是當初在小紅樓見過那瘦子,衛孟喜暗暗點頭。

這樣的手藝,也就是時代局限,不然在外頭的話,就是去個涉外飯店五星級酒店都綽綽有余。

“對了廣梅今晚別回去了,明早跟你三哥一起去學校,他騎自行車,以後有空要常來玩,別跟三哥三嫂生分。”

衛孟喜本來一開始是不打算勸她留宿,更不打算讓她常來玩的,她試探觀察了一天,發現小姑子真的跟其他陸家人都不一樣,雖然知道哥嫂過得好,也知道老家爹娘日子難過,但她有分寸,沒說過一句勸他們大度原諒,也沒說要讓他們孝順老人的事。

兩邊都是她的至親,她都有感情,但不會對雙方的關系指手畫腳,明知調和不了,也不去做和事佬,這就是成年人的分寸感。

這樣的老家親戚,再來一打衛孟喜也喜歡。

第二天一早,兄妹倆上學校。沒辦法這兄妹倆都是大忙人,本來學校已經放暑假了,但一個要去校隊集訓,開學參加全省大學生籃球賽,一個要跟著楊壽禮教授做課題,都是沒假期的人。

衛孟喜埋怨兩句,剛到後勤處發現不少人已經來了。

不能打無準備的仗,昨晚她悄悄找姚永貴問了一下,這次來參加拍賣的人是真不少,除了昨天見到的幾個熟人,還有杜礦長的外甥,另一位副礦長的侄子,安全科主任的小姨子,就連姚永貴的親家都來了。

看著每家只來了一個人,但這屋裏可謂齊集了金水煤礦所有重量級的關系戶。

衛孟喜心道,如果只她一個人買,或許還沒這麽上心,所有重量級關系戶都來了,那就證明這房子絕對物超所值,她還真必須買到手不可!

得益於都是關系戶,所以後勤處誰也不敢得罪,能做到最大限度的公平。衛孟喜跟在李秀珍身後,坐到了圍成一圈的長方形紅木桌邊,靜觀其變。

照例是一通開場白後,安排大家依次上台說一下,買到房子以後拿來做什麽,雖然申請書上已經寫了,但長篇大論沒意思,張勁松要求所有領導必須現場來聽一聽大家夥親自說,要求是言簡意賅,發言控制在三分鐘以內。

當然,領導們來了,卻沒發言權,因為此次的決定權在金水煤礦固定資產拍賣工作小組手裏。

也就是台上坐著的“評委”。

衛孟喜數了數,這個工作小組居然有12人,為了保證公平,凡是有親屬參與競拍的領導都不在其列,湊不夠人數,最終居然連許軍也給拉來了。

最意外的是,領導層只占了三人,也就是25%的比例,剩下的全是基層職工,有挖煤工人,有一線技術員,有安全員,剩下的全是職工家屬,光窩棚區的煤嫂就有兩個,還有一名幼兒園老師,一個衛生所的醫生……和倆老太太。

他們局促的坐在上頭,手都不知道該放哪兒了,看穿著也不是家庭條件好的,甚至有個老太太腳面前還放著一筐帶露珠的青菜……分明就是買菜路上被拉來的。

別說衛孟喜事先不知道是這麽個形式,就是包括領導在內的所有人,都是臨時被通知來的,就連許軍和姚永貴也很納悶,人還沒起呢,張勁松的人就說有事把他們叫走了,結果一來才知道是這麽個“工作小組”。

衛孟喜觀察眾人神色,明白回避制和評分制是張書記搞出來的,而且是今早才臨時起意弄出來的。每一個競拍者發言,上頭的工作小組成員們不置可否,依次在小票上打分,每人10分的滿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最終只算十個人的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