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綠臉(第2/3頁)

“不是同太白一塊兒去軍中了嗎?怎麽又回來了?”扶蘇放下手中的卷宗,隨意拿了一根發帶遞給身後的小太監,小太監接過後麻利的替扶蘇將頭發束上了。

“沒有什麽大事兒,我便回來了。”孔明說著,自顧自的在扶蘇身邊的小幾面前坐下了。

少頃,陶竹送了茶進來,出去的時候,他看了扶蘇身邊的小太監一眼,想說什麽但最後什麽也沒說自顧自的出去了。

孔明端著茶,輕輕呷了一口,隨後道:“這是從京中帶來的。”

“孔明大人好靈的舌頭,這是上貢的新茶。”小太監說道。

“我回來的時候瞧見前院鬧哄哄的,一打聽是卓靈閣的人來了?”孔明問道。

“是。”扶蘇端著茶盞道,“宮裏來的幾位估摸著是還不適應,說是昨夜夢魘了,故而請了卓靈閣的人來瞅瞅。”

“如此……那位阮先生可在?”小太監問道。

扶蘇輕呷著茶,沒有答話。

孔明看了他一眼,輕笑道:“哎!小桃子,我記得你老家也是蜀地的?”

小桃子點了點頭:“是。”

扶蘇略詫異道:“倒是忘了你老家也是成都府的,說不定你們幼時見過?季珍他父親在成都府還是頗有名望的。”

“公子說笑了,奴才不過貧苦人家出生,哪裏能同阮氏這樣的人家扯上關系?”小桃子乖巧的回答道。

“話說今日季珍是歇在這裏,還是回子貢那個院子?”孔明道。

扶蘇輕笑:“我哪裏能管得了他的事兒?他現在多半還為著王子安的事情奔波著呢!”

“那位阮先生時常來府上住嗎?”小桃子有些驚詫道。

孔明輕咳了一聲沒答話,扶蘇只是笑。

過了片刻,孔明轉移話題道:“最近匈奴的動靜未免有些過於頻繁了,也不知年前能否處理掉。”

“他們穩不到年前。”扶蘇正色道,“不止匈奴,西域各國都眼巴巴的望著呢。”

提到西域,孔明道:“關於那個和尚,李太白那裏查出了新的動向。”

“什麽?”

孔明看了扶蘇身後的小桃子一眼,扶蘇伸手揮了揮手,小桃子非常有眼力見的退了出去。

清風微拂,扶蘇束在腦後的頭發輕輕飄著,他放下手中的茶盞,問道:“查到了什麽?”

孔明回答道:“龍禁尉去查這件事,,圍著周邊查了一圈兒,最後還真從一個薩珊的探子口中查到了消息。”

“怎麽說?”

“李太白已先將消息發回京中了,晚間應該會上一份卷宗給您。”孔明道,“那探子是在薩珊做茶水生意的,那和尚去過他的腳店,他注意到在那和尚掏錢的時,露出了中衣的領子,他注意到那是秦宮的貢緞。”

扶蘇眉心一蹙:“宮裏。”

話說那小太監退出房間後便一人在園子逛,他停在一株海棠樹面前,揪著海棠的葉子,也不知在想些什麽。

這時,一個身著青袍的小太監走到他面前,諂媚地笑道:“陶雲公公。”

陶雲被嚇了一跳,隨後略微不悅道:“什麽事兒?”

青袍小太監笑道:“趙公公說許久沒見您了,想請您吃盞茶。”

**

丹房內壁陰暗潮濕,空氣中隱隱聞得到一股硫磺和黴味。

“嘖嘖嘖!都道大戶人家多的是這種藏汙納垢的地方,不曾想卓靈閣這樣的清水衙門裏也有。”杜子美輕聲感嘆道。

“清水衙門?這麽告訴你,在京中卓靈閣的刑具可不比刑部和大理寺差,不然你還真以為陛下是養著他們玩兒的?”王莽吐槽道。

眼前是一片漆黑,能夠隱約聽到輕微的呼吸聲,以及水滴落的聲音。

“啪嗒!”

阮陶打了個響指,一團幽綠色的狐焰燃起。

幽綠色的光燃起的一瞬間,映入眼簾的是一面巨大的八卦墻,黑白色的陰陽魚在狐焰的照耀下忽明忽暗,看上去好似在痙攣的跳躍。

墻上掛著各式各樣的法器,與其說法器不如說是一排排裹了黃符的刑具。

鼻尖縈繞著刺鼻的朱砂和硫磺的氣息,阮陶瞥見右邊有一口丹爐。

他上前摸了摸丹爐的爐壁,尚有余溫。

阮陶有些差異:“這家夥還真在煉丹?”

王莽挑了挑眉:“那是當然,你不是見過衙門後面的那個坑了嗎?不煉丹的都往裏扔。”

“陛下每年上元節都會查驗各地送上來的丹藥。”杜子美解釋道。

阮陶瞪大了眼睛:“那我豈不是也得去搞個爐子。”

王莽查看著四周的狀況,敷衍道:“你是他兒媳婦,他定然不會在意!”

“不是說有山雞嗎?哪兒呢?”王莽道。

“是啊?連個籠子都沒看到。”杜子美道。

三人借著幽綠色的狐焰圍著這間內室轉了一圈,除了一墻的法器、一個丹爐、以及一些裝朱砂、硫磺、水銀的瓶瓶罐罐啥也沒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