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揚州之行, 綏帝來得突然,去得也迅速。賑災糧一事徹底了結,揚州、明州兩地官員被徹底清洗了遍, 諸多官位空懸, 只留下少許主事之人。

若不盡早解決,定會引得兩地持續動蕩,時日一久,或許將會被另一個王家趁虛而入。

他需要回京和中書令、戶部尚書等人商議, 把空缺的官職一一補上。

來時他是走官道快馬加鞭,去時也是如此, 這樣的方式不適合南音。

因此最後陪南音在揚州城內待了一日,綏帝便要先行離開了。

南音親送綏帝至城外。

山林蔥郁, 廣闊的官道上,內衛在兩側牽馬等候, 目不斜視,視線有意避開路口的兩道身影。

綏帝身著玄色勁裝,顯得肩闊腿長,英姿勃發, 有種雄渾的力量感。

如今尚未大婚,在旁人面前,他對南音的親近總會多加控制,兩人離得雖近,但無任何接觸。

他道:“我另留了十名內衛,半月後你就和康王、相如端一同歸京。”

南音說好,並不因今日和綏帝的分別而惆悵, 畢竟二人很快就能重聚, 倒是因此想起了即將到來和外祖母等人的分別。

即便她可以多留一段時日, 也終有分別之時,她不可能貿然把外祖母她們帶去長安。

“路途遙遙,先生別只顧趕路,更要保重身體。”

綏帝點頭,凝視她片刻。

馬兒打了個響鼻,不耐地尥蹶子,綏帝擡手撫了下,讓它安靜,忽然道:“溫子望會到長安經商。”

南音訝然,“表兄從未說過。”

“他經商有道,亦有俠義心腸,帶領商行近百商人向國庫捐贈。我已下令,凡溫家商行之人在長安從商,皆有優待。”

揚州經商的優勢在於漕運,來往交通便利。長安的優勢則在於身為國都,各族行商來往多,且有諸多世家大族在此,權勢是其他地方難以相比的。溫子望的打算不是直接棄了揚州,而是逐漸把生意做大到長安。

如果他真有這個打算,等生意上的局勢穩定下來,應也會把家人帶過去。

想通這些,南音雙眸湛然亮起,直直看向綏帝,“先生的意思是,日後溫家也會搬到長安?”

綏帝頷首,“短則一兩年,長則三五年。”

他和溫子望已達成交易,官府為他行方便,溫子望則與皇家聯手,利益分成,互惠互利。

如今大綏各地許多生意還是為世家壟斷,除卻鹽鐵等禁止民間經營,絲綢、字畫、糧食等容易獲利的生意,背後都是各大世家在掌控。

當初登基時綏帝借力握住了兵權,如今需要的則是銀錢。溫子望為溫迎遮掩之事其實做得很漂亮,若非綏帝手下能人眾多,也很難發現他的動作。

注意到此事後,綏帝暗中將溫子望調查了番,發現此人是個經商天才,如此,他想做的事也立刻有了人選。

這次揚州一行,可說是收獲頗豐。

這些話猶如強心劑,瞬間就給南音注入了力量,“我回去就問表兄,如果為真,外祖母定高興極了,她近些日子都不大舒服,總犯癔症,我……”

注意到綏帝目光,她的話語戛然而止,有些不好意思地眨了下眼。

分明是給先生送行,反倒要先生來安撫她。

綏帝不以為意,半月後南音即回長安,他不至於這麽點時間都要和溫家去爭。

何況讓南音回揚州探親,本就是為了滿足她的遺憾。

說完這些,他示意內衛將南音送回馬車,自己則在原地望了會兒,轉身跨上駿馬,疾馳而去。

……

溫子望給予了南音肯定回答,他道:“其實家中早有這個意思,年前長安那趟,我順便看了各大商鋪,回來和爹商量過,本是預計三月就能過去。但如今揚州不定,需延期兩到三月。”

他笑了笑,“祖母那邊,但凡她身體康健,願意離開揚州,等生意穩定了,我們自是會一同接去。”

有了這話兒,老夫人哪有不願意的,在南音輕言細語的講述下,連癔症都好了許多,連聲答應會好好養病,爭取早日搬去長安。

老人家通常戀舊,不願遠離故土,她卻沒這個顧慮,說自己本就不是揚州人氏,同樣是遠嫁而來,很願意隨家中小輩搬遷。

“樹挪死,人挪活。”溫大夫人寬聲勸慰,“母親要養好身子,到長安去,自能時常見著南音。”

老夫人點頭,說了沒兩句,她又有些神智錯亂,不過病症比前幾日已好了許多。

即將離開揚州的離別愁緒一掃而空,最後半個月,南音除卻偶爾和趙斂冬等人出門遊玩、采買禮物外,又重新拾起了作畫的技藝。

努力回憶阿娘的模樣,南音一連給母女倆作了二十四幅畫,卷進畫筒中。

她想了想,將畫盡數交給了溫子望,請他每月給老夫人一幅,待畫看完,約莫便能重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