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2/3頁)

竟是一只小狗。

全英出聲解釋,“狗坊養的拂菻犬剛下的崽兒,早在慕娘子剛進宮時,陛下就讓奴婢問了,昨兒剛斷奶,就領娘子您來看了。”

拂菻犬也叫巴兒狗,由東昌國進貢而來,養在宮中五坊,是只有皇宮才有的犬類。

全英說它天性聰明,訓好了還可曳馬銜燭,外形亦極為可愛,毛發長而雪白,很是親人。

親人這點無需說,南音已經深有體會,小家夥熱情得很,逮著人就不停地親舔,大概是被養得好,對他們這些“龐然大物”全無一絲懼怕。

對於狗,南音自是不陌生的,幼時阿娘身邊養的狗兒在她這還有印象。那已經是只大狗了,偶爾會把她撲倒在草地上同她玩耍,聰明體貼,阿娘遙望南街後再看到它,郁郁的眼眸都能多添些光亮。

阿娘去世後,它哀哀鳴叫不肯吃東西,然後就跟著去了。

所以南音對狗非常有好感。

她連聲謝過綏帝,驚喜地伸出手,這回被舔手指也不緊張了,“它剛斷奶,會不會需要再在母親身邊留段時日,能抱來養嗎?”

“自是可以的,拂菻犬這窩下了三只狗崽,早被玉靈長公主和安王各定了一只,昨兒就給他們抱去了呢,娘子手上這最後一只是陛下來看過,親自留的品相最好的。若是娘子舍不得,今後還可偶爾帶它回來同大狗聚一聚。”

實際上被定的是三只,還有一人便是韓臨,據他說是為自家母親定的,總之被尋個由頭拒絕了。

南音流露的喜悅太明顯,綏帝的眉眼亦柔和了許多。瞧著綏帝高興,全英說話的聲兒都更有勁,跟著介紹說:“宮裏有五坊,除卻這狗坊外,還有雕坊、鶻坊、鷂坊、鷹坊。娘子若感興趣,都可去看看,鷹坊、雕坊那兒大都是猛獸不好靠近,但聽聽聲兒都是有趣的。”

索性無事,南音抱著小狗欣然應下。

不知是否全英錯覺,他感到陛下似乎往自己這兒掃了眼,那眼光中含著嘉獎。

應當不是錯覺罷。全英想,果然討好慕娘子比討好陛下要有效得多。

他逐漸琢磨出了這點。

南音懷抱小狗慢行,紫檀琥珀兩個忍不住湊過去看,得她允許後小聲逗弄,同樣顯得高興極了。

想到甚麽,南音道:“既是先生為我挑選,不如,先生給它取名罷?”

綏帝沉默了下,問她,“那只小鹿,名呦呦?”

不料他竟還記得玉山初見時的小鹿名字,南音點頭,“它發出的聲音常是這樣,詩經中又有‘呦呦鹿鳴,食野之蘋’一句,便給它取了這兩個字。”

“以性為名,甚佳。”綏帝道,“狗吠何喧喧,它生性活潑,不如‘暄暄’二字。”

南音微怔,她讀過的詩句其實並不多,但這句正好有印象,全句應是“狗吠何喧喧,有吏來在門”,不知是何人所著,但無疑是對官吏橫行的控訴和抱怨。先生身為天子,對這句詩竟全不避諱。

她沒有多說甚麽,彎眸道:“先生取的果然是好名字,它就叫喧喧了。”

喧,又有喧鬧之意。這只小狗不負此名,一只狗就足以營造出鬧市般的感覺,剛斷奶的小小體型,在鷹坊中就敢對著兇猛的鷹隼嗷嗷直叫,若不是被南音按在了懷裏,只怕要沖進去和它們打個幾百來回。

面對鷹隼時它顯得勇猛無比,待遇見嘰嘰喳喳會說人話的鸚鵡時,反倒變得警惕了。踟躕地在籠子外走走停停,偶爾伸出爪子想往上探一探,發出的卻是低低的一聲嗚,完全沒了那狗小膽大的模樣。

琥珀笑說怕不是聽見鸚鵡說人話,就把它當人了,所以不敢張狂呢。

南音雖然喜靜,但也實在喜愛它這充滿生氣的樣子,只是有時感覺按不住,會忍不住道:“等它再大些,不會到處去招貓逗狗罷?”

“拂菻犬生性溫順,這只是特例。”綏帝道,“明日起讓狗坊的人每日去訓它,自會有度。”

後半句是吩咐,全英連忙應是,和南音解釋說宮裏有專門的訓犬師,不僅能夠讓小狗聽話,還能教它們做許多事,有時若是不方便,給它牽上繩子帶路或都是可以的。

在綏帝登基之前,大綏其實就很盛行養寵,先帝就養了五只獵犬和三只寵物犬,每只都愛若珍寶,養得比人還精心。綏帝本人對此是沒甚麽偏好的,宮裏五坊仍在,不過是順著先帝原本設的架構沒改動罷了。

若不是因南音,他都難得來這走一趟。

看過了其他四坊,聽了一路的解釋,南音漲了番見識,這些比在長安街市上看的那些猴兒戲之流要有趣得多。

可惜此時無法視物,不然定能領略更多。

這麽走了趟,一個多時辰也就過去了,綏帝是不打緊,南音走走逛逛的,已有些腿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