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十一(第2/4頁)

該問的該了解的也都了解的差不多了,邱少揚便結束了此次的談話,給魏海留了明堂的聯系方式,“您要是最近想起來了什麽其他的事情,就給這個號碼打電話就行。”

魏海送他們出門,“那就希望你們能盡早的破案。也算是給張義安一家一個交代了。”

坐進車裏,明堂沒急著啟動車子,而是將視線放在邱少揚的身上,“你怎麽看?”

邱少揚思考了一會兒,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首先,我覺得張義連和趙婉都有作案的動機,畢竟他們都間接的因為張義安受過傷害。”

“但趙婉有不在場證明。”明堂說道。

邱少揚聳了聳肩,“不在場證明這個東西是可以做假的,我記得案發當時她是在工廠裏上夜班。當天的打卡記錄裏確實是有她的記錄,加上當晚確實有人看到了她,因此她的不在場證明是非常的有說服力的,人證物證她都有,所以他被警方排除在嫌疑人之外。”

物證可以造假,人證當然也可以造假。

而且,俞智煊與趙婉是姨親關系,俞智煊知道30年前的兇手是誰,卻不願意告訴他們也就能解釋的通。

明堂還是覺得有問題,“就算趙婉的不在場證明有問題,她也很難將張義安一家都殺了吧。”

“她一個人做不到,但如果他有幫手,就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邱少揚道。

“沒有證據。”明堂覺得太牽強了,一切都只是邱少揚的想象。

邱少揚只是淺淺一笑,“如果趙婉真的是兇手,他的不在場證明就肯定還是有問題的,仔細調查肯定能查的出來。”

明堂發動車子,“那張義連又在這場謀殺中扮演了什麽角色呢?難不成是他們夫妻二人籌謀了這起謀殺嗎?”

邱少揚搖了搖頭,“只能靠調查了。”

邱少揚和明堂去拜訪了一位當年參加案件偵破的當地派出所警察,如果說這個案子,除了趙同峰他們最了解真實情況之外的,那就只剩下當地參與案件偵破的警察了。

老警察叫鄭文,今年63歲,剛剛退休沒幾年。

邱少揚他們去的時候,鄭文在陽台上擺弄著花草,給他們開門的是鄭文的妻子蘇霞。

蘇霞是一名退休的醫生,以前是鎮上診所裏大夫,現在也退休在家了。

蘇霞人很和藹,將他們二人迎進門後,給他們準備了水果,“老鄭聽說你們要來,可開心了。”

鄭文坐在他們對面的沙發上,人看起來還挺精神的,“從前總是聽人說明局家的兒子如何如何,今天見到了,還真是名不虛傳。”

明堂謙虛的笑了笑。

邱少揚這些年不在國內,也沒有做警察,對於明堂的事情,了解的僅限於唐巖說的那些,以及他最近在明堂身上看到的。

無論是澤陽市局的領導還是眼前的這位退休老警察,似乎對明堂都是客客氣氣的。

鄭文的視線從明堂身上轉移道邱少揚的身上,上下的將邱少揚打量了一番,朝他微微的笑了一下。

邱少揚回國這幾個月,當地不少新聞都報到過他,包括邱子玉被投毒的案子,邱少揚可謂是在風口浪尖上,鄭文每天都要看報紙,自然對這個年輕人很有印象。

邱少揚從警的生涯很短暫,但他和警察的緣分一點都短,有一個聲名遠揚的叔叔,而他自己在警界也是響當當的人物,雖然只是短暫的做了幾年的警察,破過的大案卻不少。

在整個公安系統裏,但凡是老一點的警察,就算沒有和邱少揚見過面,多多少少都還是知道這麽號人存在的。

有些人,是老天爺追著喂飯的,天生就是吃這碗飯的料。

有些人做了一輩子的警察,或許都沒有邱少揚短暫的幾年時間裏的成就。

明堂這幾年雖然沒有在石城警界,但石城和春城本就是相鄰的兩個城市,又是明局的兒子,這幾年在春城幹過什麽,多多少少他們石城的警察還是知道一些的。

或許當年的案子,真的能破。

鄭文不免得情緒有些激動。

他從警有40年的時間了,他們那個年代很窮,能有書讀就是好事,警校是免費的,警察這份職業屬於是鐵飯碗,他當警察的初衷只是為了能養活自己。

畢業以後他就進了鎮上的派出所,那時候沒有車,要去辦案全靠兩條腿走,後來情況好了,開始有車了。90年代的時候,出去辦案,都是騎自行車。

屠宰場掛屍案,是他從警生涯40年來,辦過的最大的案子,也是性質最惡劣案子,卻也是他從警生涯裏最大的遺憾。

他仍然忘不了那個早晨,他剛剛到派出所上班,便有人沖進派出所報案,說鎮上的屠宰場裏死人了。

那時候他還不知道自己即將面臨的是什麽。

等他趕到的時候,現場已經烏泱泱的圍了一大堆人,案發現場早就被破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