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燕國反擊戰【上】(第2/6頁)

反正是敵軍的百姓,他們輿軍都不知道害了多少燕民,現在這仇算是抱回去了,而且還能燒死瘟疫,簡直是一舉兩得省時省力的事情。

然而以劉進為首的官員將此事揪出來,對謙王此舉進行譴責,譴責他比輿軍棄民的行舉還要殘暴。

百官們聽後頓時和劉進等人理論起來,眼看輿論在分流,主殺瘟疫輿民的聲論也越來越高調。

容錚立即拍下案板告訴他們:“輿軍此舉定叫九州園首戰一敗的同盟軍感到寒心,我燕國王師對輿國衛國進行的自衛反擊戰是為了保護燕國的利益,而非是在他鄉燒殺搶掠。”

“何況克家城能留下什麽東西作為燕國獲得好處?”

劉進和其他官員紛紛認為:“臣等認為克家城地勢戰略重要,但眼下克家城鬧瘟疫,只能撇棄克家城繞道前進輿國主城。”

這也是為什麽劉進不建議放火屠殺,因為這些輿民遲早自己會死,何必讓燕軍親手犯下這筆血債,而殺幾個得了瘟疫輿民並不足以平憤,要殺就殺輿軍的精銳來報仇。

劉進將這個說法公開來說,百官們這才與他熄火開始認同劉進的說法,還是先保自己軍隊安然無恙比較好,大不了繞路。

容錚並沒有很著急就攻下這個九州園,相反,她還得思考一下一旦將這些地方變成燕國土地,那新燕國國土的舊民又該如何是好?屠殺亡國只會增加幾代人的仇恨,說不定三百年內都糾纏不止。

果然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後期都是最重要的,打戰是一觸即發但是過後進行修復關系卻是最困難的一件事。

隨即,容錚便命令慕飛尉停止屠殺的行為,並且命令他進行人道主義救援,將可以支出的土豆分發安撫克家城輿民,至於輿民的瘟疫,她很同情這些人,生在輿國只會被當地軍人棄之不顧,所以她只能盡最大的限度給他們一些食物充饑了,剩下的就只能靠他們自身的免疫力了。

慕飛尉接到命令後,他氣壞了,他果然還是搞不懂陛下到底在想什麽。尤其是她的那個新戰爭法簡直令他不悅到極點。

可他雖然生氣,但也按照容錚的命令將一百袋土豆扔到克家城們,並且抓了一個還算健康的輿民讓他告訴城內的輿民,這是大燕女帝慈悲為懷,見爾等被爾軍拋棄心生不忍,便賜了這些土豆給他們,還告訴他們發芽的土豆有毒不能吃。

當然他們給的土豆是正常的,只是例行告訴輿民們土豆的吃法。

很快克家城的輿民們能動的,能爬的,基本帶著最後一點求生欲過來領土豆,領到土豆的跑回家去煮。

有的人還當場生吃,也不管什麽味道了。

一天來來回回總共一千多次領土豆,燕軍們在城樓上就注意到了克家城留下的輿民都是一些老弱病殘,還有一些小孩婦女,男人們則是通通不見了。

有個剛當爹的燕軍當場淬了口吐沫罵咧咧道:“輿國的男人都是沒種的,留下這些婦孺在這裏等死,簡直連畜生都不如。”

其他燕軍紛紛道:“可不是嗎!輿國總是罵我們燕國是女人當家,可現在一看,他們完全是在嫉妒我們燕國有明君降世,才會這般詆毀。”

“現在我們在後方的家人是吃飽穿暖,啥也不愁,我們也過了一年的好日子,現在看到這些輿民,就好像看見二年前的大燕。”

“大哥你這麽一說,我才想起兩年前我們燕人和這些輿民沒區別了,幸運的是現在不同了,起碼我們不用怕餓死了。”

“軍糧軍餉現在也是春夏淘汰一批,咱們的馬都能吃上好的作料。”

“好了好了,一個個別再自誇了,我知道咱們燕國生活好了,但你也不能光明正大說出來,萬一讓邊境那幫聽見了,還不一個個湧進我們燕國。”

“你真當我們軍隊吃素的。”

說著這些燕軍在城樓上有說有笑起來,城樓下撿土豆的小孩子們拿到土豆後,他們紛紛逃散,等回家後,這些孩子就好奇問病榻上的父母,說燕國的人是不是過的很好。有飽飯吃還有書讀?

這些輿民父母悲哀地看著孩子們,雖說他們已經知道燕軍是嫌棄他們這裏是瘟疫城,所以才沒對他們這裏進行屠殺,甚至還可憐他們發了土豆給他們。

輿民的大人們哀於瘟疫又幸於瘟疫,之後好幾天的土豆,再加上燕軍暴發戶性輸送,除了送土豆還送了鹽和一點糖給輿民之外。

留下來的燕軍們開始等這些輿民都死了,然後挑幾個健康的小孩帶回燕地,多少都好,反正小孩子不會像大人那麽有攻擊性,只要養幾年他們就認自己是燕人了。

燕軍們當中很多人也是為人父母,自然對孩子有著一份天然的庇護。

然而等七天過去了,克家城的輿民們非但沒有死,反而有很大一部分人因為有了食物的補充,而恢復了肉色。